——原文選自美國知名育兒月刊《Parenting Early Years為人父母》
獨家編譯記得有一年聖誕, 我姐姐的男友Jeff來訪, 給我們三個姐妹帶了一些禮物。 那時我7歲, 我的聖誕禮物大概橡皮擦那麼大, 是幾件禮物中最小的, 而且包裝得很難看。 當我打開禮物時, 裡面是一隻陶瓷小狗, 還不及我的手掌大, 我覺得我的運氣糟透了, 接下來的一整天我對Jeff都沒有好臉色。 那以後我挺愧疚的, 因為Jeff的禮物其實很貼心, 我當時的玩具小屋裡恰巧缺這樣一個小寵物。
如何培育感恩的孩子?
就上面這件事而言, 專家說, 這很常見:對於一個注意力散漫、仍在自我發展的孩子來說(幾乎所有孩子都是如此),
Advertisiment
Vikie Hoefle,父母教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同時是5個孩子的媽媽)深有同感:如果你5歲的孩子表現出對事事感恩, 你會覺得很高興, 但事實是, 等他35歲時仍擁有感恩之心, 你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所以這麼久以來, 我一直欠Jeff 一句“謝謝”。 在節日來臨之際, 讓我們看看下面這些事例, 在孩子不懂得表達感恩的時候, 我們怎麼應對。
本文為獨家編譯,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案例一:到訪的朋友給了兒子一包零食, 他在那裡狼吞虎嚥,
Advertisiment
現場應對:有時最佳的“教導時刻”反而容易變得尷尬, 你對發脾氣的孩子說“我怎麼沒聽見你說謝謝!”, 這會讓客人卻覺得有些不安。 事實上, 孩子不道謝並非不懂得感恩, 只是他還沒養成這種習慣, 強迫孩子道謝有時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所以提醒孩子需要道謝就好, 就這麼簡單。
長期策略:你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 在日常生活中, 永遠記得向幫助你或為你提供服務的人致以真誠的感謝和讚揚, 例如雜貨店的店員、加油站的工作人員、服務生、老師等等, 或許你覺得孩子不會注意到這些小細節, 事實上他會的。
教孩子學會感恩,
父母先以身作則
案例二:女兒有一張很長的清單,
Advertisiment
現場應對:“首先強調你認同她想要的東西, 但是讓她知道她只能擁有其中一小部分”, Brooks說。 這樣的話, 你既不會讓她感到寫這麼長一張清單是一件蠢事, 也讓她知道如何設定她的期望。 另一種做法是, 讓她寫另一張清單, 寫上她願意付出的東西, 數量與想要的東西一樣。 例如, 清潔她自己的房間、幫助你找一家適合捐助的慈善機構、努力幫助爸爸包裝禮物、製作節日賀卡等。 最後, 如果你財政有點緊張, 不妨告訴她, 但別嚇著她, 最好別說“爸爸失業了, 我們沒錢了”, 因為她可能會以為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可以說“我們的生活不會有太大改變, 但是可能要明年才可以外出度假,
Advertisiment
長期策略:“讓她明白禮物是貼心的表現, 而不是單純的物質贈予”, Lerner說。 當她收到一件禮物時, 告訴她贈予者的心意。 例如一個同學送她一條手鏈, 你可以告訴她, Lucy上次帶這種手鏈時你說過好看, 所以Lucy記下了, 就送了你一條, 還挑了你喜歡的顏色呢!手鏈真好看!久而久之, 她就會有禮物重要的是“心意”而非“數量”這種觀念。
小編提醒生活不會總給予我們想要的東西, 世界上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 成功的父母, 會教導孩子感恩他所擁有的一切, 而非一味的單方面給予, 學會感恩, 不單對於孩子, 對我們自身同樣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