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洞察孩子身上的異常信號

兒童、青少年情緒和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父母如何洞察孩子身上的異常信號, 並加以有效引導, 以防患於未然?

洞察孩子身上的異常信號

一、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這是他們各種情緒和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

心理學家阿德勒和杜萊克斯認為, 他們無非想要:

·被愛與被接納

·有安全感

·有歸屬感——融入某個群體

·自己的所作所為受人肯定

·逐步邁向獨立, 擔負責任及做決定

當孩子感受不到這幾點時, 他會有負面情緒, 如變得消沉, 進而可能會產生不良的行為或異常行為。

當父母親不認同孩子們的情緒時,

Advertisiment
會發生什麼呢?孩子就有一種羞恥感, 父母親這樣做等於把孩子的人格給切開了, 分成了兩半;孩子只是在學業上發展, 而在情感上不讓他們發展, 壓抑他們, 如果是永久性的就會造成精神紊亂。

二、常見的幾種不良行為和異常表現, 及父母應對策略

1、引起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以引起注意為目的, 通常你的感覺是煩躁、懊惱, 然後加以提醒或好言勸說。 在達到他的追求注意的目的之後, 你的孩子也許會暫時停止這壞行為, 但不久之後, 他也許會舊病復發, 以求得更多的注意, 或另找一種方法來尋求你的注意。

案例:要睡覺時, 六歲的佳佳一會要喝水, 一會兒上廁所, 一會兒又說害怕, 不停地要讓爸爸媽媽注意到她,

Advertisiment
連續幾個晚上都重複發生同樣的問題, 父母被她搞得很心煩。 後來父母瞭解到, 原來佳佳是為了引起父母對她的關注才這樣表現的。 後來父母設法給予佳佳應有的關注和愛, 也使她有足夠的安全感。 佳佳這些折騰就沒有了。

父母應對策略

避免在孩子尋求注意時給予注意, 在孩子沒有預料到或在他無意引起注意時, 給予正面的關注。 不要有求必應, 盡可能忽視不良行為, 不要被激怒。

2、追求權力

追求權力的孩子通常會令你生氣, 讓你有被激怒的感覺, 你感到你的權力受到挑戰。 陷於權力爭鬥的孩子好辯, 愛與人作對, 結果不是你硬要他服從, 就是向他投降。 有時你也想擺平或打擊孩子, 如果你投降, 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Advertisiment
不再有不良行為。

案例:很多父母在孩子吃飯這件事上很頭痛, 孩子不好好吃飯, 父母想盡辦法, 軟硬兼施地強迫孩子, 甚至不許他離開座位。 有時父母或爺爺奶奶在屁股後面追著孩子吃飯, 每天都重複著, 爸爸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 減少孩子的零食, 吃飯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吃, 時間到了, 讓孩子去玩, 中間餓了只給果汁, 不給零食, 孩子終於瞭解吃飯再也不能達到權力爭鬥的目標, 而同時孩子也必須忍受不吃飯所帶來的後果。

父母應對策略

一般是從衝突中退出來, 不要與孩子繼續爭鬥或向他投降, 也不要生氣。 可能的話, 讓孩子經歷一下不良行為或異常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如果你忍一忍, 不和他正面衝突,

Advertisiment
事後請求他幫忙、詢求他的意見和建議, 使他成為你的同伴, 那麼他就沒有人可以作對了。

3、報復

尋求報復的孩子要的是跟你扯平, 因為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 通常父母對這種報復行為的反應是感到傷心難過, 當父母生氣或想擺平時, 孩子可能會發覺自己鬥不過父母, 因而轉移目標, 開始報復。

懷有報復心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可愛而受到傷害。 有一點需要注意, 幼小的嬰兒通常不會以報復為手段, 他們有時是因為生氣而表現出越軌的行為。

當孩子在你面前說:“你不是我的好媽媽, 你對我一點都不好”, 甚至說:“你不配做我的爸爸。 ”這些話讓人感到很傷心, 隨之而來的是氣憤。 這就是孩子在以報復的方式和你抗衡。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家裡得不到父母的愛和接納,

Advertisiment
他們就到外面去, 故意報復你, 他們知道父母最不喜歡什麼, 如果你不喜歡他們吸煙、喝酒, 或穿奇裝異服, 他們就故意這樣做或這樣打扮來報復父母。

父母應對策略

不要以傷害回報孩子, 要打破報復的惡性循環;如果你做錯了要道歉, 試著想辦法與孩子建立信任、互相尊重的關係, 因為尋求報復的孩子極需要被愛。

4、表現力不足

孩子有這樣的行為, 是要父母對他們放棄希望。 你覺得失望, 無助, 對孩子消極以對, 最後完全的放棄, 認為孩子真的無可救藥!

父母應對策略

父母一定不要放棄表現力不足的孩子, 否則他們會自己放棄。 要停止所有的批評。 關注所有的努力, 無論多麼小的努力, 父母都要爭取幫助孩子。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和能力,多給予孩子鼓勵。

最後一個父母應對的策略,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集中精神先改變我們的行為。同時改變你對孩子不良行為和異常行為的反應模式。除非父母們願意花時間和努力同孩子們一起來建立積極的關係,否則任何的指導和訓練都是沒有效果的。

父母都要爭取幫助孩子。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和能力,多給予孩子鼓勵。

最後一個父母應對的策略,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集中精神先改變我們的行為。同時改變你對孩子不良行為和異常行為的反應模式。除非父母們願意花時間和努力同孩子們一起來建立積極的關係,否則任何的指導和訓練都是沒有效果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