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活動中瞭解寶寶營養狀況

父母親最關心的莫過於寶寶的餵養是否恰當?小寶貝的生長發育是否合宜?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從幼兒的行為及活動來作簡易營養狀況的評估:

注意力不集中

看書、看電視、看卡通或玩遊戲等常會不能集中注意力, 不能持續時也可能是因為維生素B群的缺乏。 這類的小朋友可能也會呈現食欲不振及胃口不佳的情況, 碰到這種狀況如果不即時矯正, 往往會有惡性循環的現象發生。 基本而言, 小朋友的自然生理發展會自動引發饑餓感、覓食的行為。 但如果有維生素B群的缺乏時則會有食欲不振的現象發生。

Advertisiment
另外, 在作運動的過程容易有軟腳的現象時或定向力缺乏也得考慮是否有維生素B1缺乏。

疲倦嗜眠、易睡

疲倦嗜眠、易睡時得考慮是否有熱量的不足夠, 造成葡萄糖在血中濃度值太低, 而有精力不夠的症狀。 但如果是維生素A、D攝食過多也會有此現象。 一般在自然的攝食狀態沒有太過偏差的行為時應該不致於會有維生素A、D的過多現象。 比較擔心的是父母親過度給小朋友此類營養的補充品, 如魚肝油或含有此類營養素的糖球等。

口腔衛生

然絕對不能忽視的是口腔衛生。 因為所有的食物、營養素最自然的通過關卡就是口腔了, 而最作功夫的就是牙齒, 一口健康的牙才能支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牙齒的問題最常見的是齲齒-蛀牙,

Advertisiment
但也最容易被爸爸、媽媽給忽略。 總認為乳牙蛀掉了, 沒關係還有恆牙,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因為當在牙齒有蛀洞時, 小朋友經常會在進食咀嚼時, 會有食物顆粒掉落, 造成小朋友在進餐時的不舒服及延緩用餐時間。 另外也有些小朋友的口腔空間不夠, 小朋友的牙齒排列會過於擠密甚而擠壓成參差不齊, 造成經常會有食物塞牙縫的問題引起不舒服或潔牙困難、齲齒的問題。 所以, 當我們在重視幼兒營養狀況時也更不能忽略幼兒的口腔衛生。

適度餵養

前我們提到的都是擔心營養不足、營養缺失的問題。 但另外須提醒父母們另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就是適度餵養, 這類的情況應該可以從外型上很容易辨認。

Advertisiment
當然, 第一個須先厘清的是父母親的觀念──不要再有認為胖胖的很可愛!三層肚或者三環節大腿的存在恐怕都已經非常超級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