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流鼻涕時, 媽媽們可以根據鼻涕的顏色、濃度等變化初步診斷寶寶得了什麼鼻病。 只有分清病症才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 及時治療。
症狀1、清水樣鼻涕
分泌物稀薄、透明, 如清水樣, 多見於感冒初期。 由於鼻腔黏膜充血腫脹, 腺體分泌增多而形成鼻涕, 開始為清水樣, 3~5天后漸為膿涕, 以後逐漸痊癒。
症狀2、黏膿性鼻涕
多見於感冒後期, 隨著感冒痊癒, 黏膿性鼻涕內的膿性成分逐漸減少。 另外, 黏膿性鼻涕也是副鼻竇炎的主要症狀, 特別是得了感冒, 病程超過10天, 仍流黏膿性鼻涕,
Advertisiment
症狀3、黃膿鼻涕
常見於較重的副鼻竇炎, 膿液臭味明顯。
症狀4、綠色痂片狀鼻涕痂
多為膿涕乾燥後形成的薄痂, 有特殊的臭味, 這是萎縮性鼻炎的特徵, 又稱臭鼻症。
症狀5、血性鼻涕
鼻涕中帶有血絲或小血塊, 呈粉紅色。 鼻外傷、炎症、異物堵塞以及維生素C和K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 都可有血性鼻涕。
症狀6、常流清涕並伴有鼻塞、鼻癢、打噴嚏等症狀
尤其清晨起床後明顯, 可能患有過敏性鼻炎。
症狀7、一側鼻腔有臭味, 流膿涕, 或涕中帶血絲
提示鼻腔記憶體在異物, 多發生於3歲左右的兒童, 因好奇而把紙張、豆類、花生米等塞入鼻腔, 待水分被吸收後發生腐敗而產生臭味。
症狀8、單側流鼻涕
難以擤出,
Advertisiment
症狀9、總是拖著長長的鼻涕
說話時鼻音重, 睡眠時鼻子不通氣, 呼嚕響亮, 且總長不胖, 要當心腺樣體肥大。
對於病理性鼻涕, 諸如上述9種鼻病, 在治療前一定要先找出病因, 從病根入手才能夠更快更好地消除流鼻涕現象。 切忌亂用濫用藥物治療。 如果寶寶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反復, 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保暖工程:穿衣要適當, 晚上睡覺蓋被子要適當。
不少的家長會因為怕孩子著涼感冒, 總是給寶寶穿很多的衣服。 寶寶好動, 穿太多不僅影響寶寶運動, 而且寶寶一運動就容易出汗, 一出汗就更容易導致寶寶感冒。
Advertisiment
環境調節:進入冬季, 寶寶不宜長期待在室內。 不僅因為需要適當的運動來增強自身體抗力, 還因為室內不通風更容易導致感冒病毒傳播。 因此即便是寒冬, 也應該讓寶寶偶爾出現運動運動。 建議在出門前先打開窗戶, 讓室內溫度慢慢降低, 給寶寶十幾分鐘適應冷空氣, 這樣寶寶再出門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溫差太大而感冒了。
此外, 在家的時候要經常打開窗戶讓房子裡通通風, 換換新鮮空氣。 一般早上10點左右空氣品質最好, 建議每天按時打開窗戶通通風是十分不錯的。
飲食護理:從飲食入手, 合理搭配飲食, 讓寶寶獲得充足的營養,
Advertisiment
冬季是嬰幼兒感冒流鼻涕的高發季節, 但如果能夠從保暖、環境、飲食三方面入手, 相信能夠有效避免寶寶感冒流鼻涕。
寶寶流鼻涕可熱敷
小孩子感冒流鼻涕, 不能隨便用藥, 但可熱敷, 這樣就可以健康解決寶寶因鼻塞而睡眠不好的問題了。
熱敷步驟:用乾淨的毛巾或紗布, 蘸上滾熱的開水擰乾, 層層裹好。 然後把層層裹好的布團放在孩子的鼻子根處(即眉心往下一點)熱敷即可。
注意事項:寶寶皮膚嬌嫩, 要當心布團太燙燙傷寶寶, 媽媽最好自己先試試溫度, 當然也不能太低, 溫度太低往往不起作用;熱敷的時間應該長點, 多弄幾次, 敷一次要換一次開水;如果寶寶太小, 往往不太配合,
Advertisiment
此外為寶寶營造溫度適宜、空氣流通的環境可以有效減少鼻涕量;用手指指肚輕柔按摩鼻翼兩邊也可有效緩解寶寶流鼻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