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鼻血、落枕、打嗝、暈車……有這幾個小妙招,全家都不愁

流鼻血寶寶流鼻血大都是因為鼻腔黏膜乾燥, 或是用小手摳鼻子引發的, 這些方法能快速幫助止血。 不過需要提醒父母的是, 如果寶寶經常流鼻血、且每次流很多, 或止住沒一會兒又開始流, 媽媽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此外, 外傷、鼻腔有異物, 也會導致鼻出血。 嚴重的外傷、鼻腔異物要第一時間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中指指根——系線、 按壓、 勾手指
用粗線系在中指指根, 哪一側流血就系對側手的中指。 如果身邊沒有粗線, 直接用另一隻手按壓中指指根也可以, 或者兩隻手的中指互勾, 即可壓迫這個部位,
Advertisiment
寶寶太小力道不足的話, 父母可以用自己的中指勾住寶寶的中指指根部位來止血。
鼻塞寶寶感冒或長時間大哭之後, 常常會鼻塞, 這是因為鼻粘膜受到刺激、腫脹造成的。 看著寶寶鼻不通氣、呼吸不暢, 父母心裡沒有不著急的。 這幾個方法可以緩解, 而且同樣適用于成人。
>>>>側臥按摩迎香穴
寶寶鼻塞時, 可以讓寶寶側臥, 如果左側鼻塞向右臥, 右側鼻塞則向左臥, 然後雙側按揉迎香穴1~2分鐘, 即可見效。
>>>>電吹風吹風池、大椎穴
風池穴位于位於項部, 當枕骨之下, 尋找這個穴位時, 可以雙手掌心貼住耳朵, 十指自然張開抱頭, 拇指往上推, 在脖子與髮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即是風池穴。
大椎穴位于頸部下端, 尋找這個穴位時,
Advertisiment
讓寶寶低下頭, 摸到頸部那個突出的骨頭, 骨頭下方的凹陷處, 就是大椎穴。
用電吹風對著各兩個穴位各吹2~3分鐘, 鼻塞就能緩解。 不過要特別注意:電吹風不要開太高的檔位, 緩緩的、低熱的風即可, 以防燙傷寶寶。

打嗝打嗝是因膈肌痙攣、橫膈膜連續收縮所致。 小寶寶特別容易打嗝, 是因為用於調節橫膈膜的植物神經發育尚未完善, 受到輕微刺激, 如吸入冷空氣、吃奶太快時, 膈肌就會突然收縮, 引起快速吸氣, 打嗝不停。 下面這些穴位能緩解寶寶打嗝, 成人同樣適用。
>>>>按壓攢竹穴
攢竹穴位於兩個眉骨內側頂端, 如果我們用雙手拇指, 沿著鼻翼兩側向上推, 推到不能再推的凹陷處就是攢竹穴。 按壓這個穴位1~2分鐘,
Advertisiment
就會見效。
落枕落枕的原因一是因為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造成頸部一側肌肉扭傷, 二是睡眠時受寒, 導致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 以致僵硬疼痛, 動作不利。 不會說話的小寶寶落枕時, 可能會出現偏頭、哭鬧的現象。 按摩下面的穴位, 可以緩解落枕帶來的疼痛和不適。
>>>>手上有個落枕穴
在手背上, 中指和食指的指骨相交的盡頭, 有一個叫落枕穴的穴位, 對治療落枕非常有效, 這個穴位也稱為外勞宮。 如果落枕部位在左邊, 則按右手的落枕穴, 反之, 按另一邊。
暈車寶寶外出免不了坐車, 如果暈車, 著實會給寶寶和父母都帶來很大的不便。 按摩或貼敷某些穴位, 都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臍部敷生薑
帶寶寶坐車前, 將生薑切片,
Advertisiment
取1片放在寶寶的肚臍上, 外用紗布和膠帶固定即可。
>>>>聞生薑汁、薄荷精油、食醋
如果寶寶不抗拒刺激性的味道, 例如生薑、薄荷、醋的味道, 可以把生薑汁、薄荷精油、醋滴在手帕或口罩上, 寶寶暈車時, 讓他放在鼻子底下聞聞氣味, 或者直接戴上口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