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榕曾經是一位全職媽媽, 她的三個兒女都生在日本, 於是她就有了不少獨特有趣的經歷——
日本的幼稚園經常安排家長參觀。
就在家長們聚精會神、悄然無聲觀察孩子們的活動時, 洋洋和一個小姑娘發生了糾紛, 只見洋洋伸手就給了她一個耳光, 啪的一聲, 小姑娘張開嘴大哭起來。
我尷尬極了, 趕快向小姑娘的媽媽打招呼, 賠不是。 她的媽媽笑著擺擺手:“沒關係, 沒關係, 小孩子的事。 再說我們家美裡也太愛哭了。 ”看她那樣子不像是客氣, 後來和這些媽媽接觸久了, 發現她們確實對於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你推我一把、我拍你一下的事不太在意,
Advertisiment
然而, 我擔心的是, 那段時間洋洋經常抬手打人, 我幾次在幼稚園看到類似的情況, 可老師卻從未向我提到洋洋打人。 我向老師說出我的擔心時, 老師耐心地跟我解釋:一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強, 就會出現“手比嘴快”的現象, 不僅搶玩具時會動手, 當他想表達一個什麼意思時都有可能以手代嘴, 譬如洋洋早上和小朋友打招呼, 也會拍人家一把, 手上又沒有輕重, 被拍的孩子也會哭, 這時老師就會告訴他應該說“早上好”, 這樣動手小朋友會痛的。 如此反復引導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加上孩子自身語言能力的提高, 這種現象會消失的, 所以, 我們不能輕易給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
Advertisiment
我真佩服老師對孩子的心理分析得這麼細, 事實上正如老師所說, 那不過是階段性現象。
不向孩子的哭鬧投降
有一次, 和爺爺奶奶一起帶洋洋去一家大百貨店, 進門之前和洋洋說好今天不買玩具, 但是看到那琳琅滿目誘人的玩具, 洋洋還是動心了。 接下來的場面可想而知, 哭天抹淚的孩子拉著我的衣角, 周圍的顧客投來各種目光, 我既要堅持原則, 又要儘量控制場面不能鬧得太大, 那個滋味真的不好受。
事後, 奶奶說:“看你平時挺寬容的, 動起真格的來還挺厲害呢。 孩子哭成那樣, 你也不動心。 ”
奶奶說的沒錯, 我是個寬容和氣的媽媽, 但在大的原則問題上我又是很不講情面的。
Advertisiment
現在孩子都大了, 但有時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還是會傷心地掉眼淚。 這時, 我不會發火訓斥, 而是摟著他說:“想哭就哭一會吧。 不過, 不行的事情還是不行。 ”我想這大概就是嚴厲中的寬容吧。
孩子的耍賴不是天生的。 在地上打滾胡鬧的是孩子, 失職的是家長。
“爸爸留”
洋洋回國, 看著什麼都新鮮, 不管看到什麼他沒吃過, 並認為是好吃的東西,
Advertisiment
日本的物價實在太高了, 就我們當時的經濟能力來說, 許多時鮮水果、蛋糕之類的東西不可能經常買, 也不可能大量買, 於是, 這類高檔食品就成了挺珍貴的東西。 每次我們把這些東西分成三份, 爸爸媽媽和洋洋各一分。 如果洋洋還想多吃, 那就得要請求爸爸媽媽讓給他一點。 如果我們答應了, 他會感到格外高興, 同時也對父母的謙讓充滿謝意。
儘管從結果上看, 還是大部分都被孩子吃掉了,
Advertisiment
有什麼好吃的爸爸媽媽也吃, 哪怕只是嘗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