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除阻礙寶寶睡眠的5大因素

要讓孩子一夜好眠, 並沒有特殊的捷徑。 只要儘量幫助他排除外界的干擾, 必然能協助他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

消除5大干擾

1 減輕孩子的壓力

說到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干擾因素, 首當其衝的就是長期的親子關係不佳, 使孩子以為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錯, 進而怪罪自己, 造成情緒上的壓力。 如果孩子在睡前被父母責備, 也會使得當晚的睡眠品質變差。

2 時刻注意生理狀況

除了外界的干擾之外, 自身的生理狀況也會影響睡眠品質, 如夜晚肚子餓、腸胃不舒服、出現大小便等, 這些都是造成孩子晚上睡眠不佳的因素,

Advertisiment
甚至連呼吸系統的順暢度同樣也會影響睡眠品質。

3 營造舒適環境

如果一整天都處於負面情緒下, 那麼在入睡前還可以挽救嗎?沒問題!人體內有一套自我學習機制, 屬於一種情感的聯結, 就像我們聽到某個熟悉的旋律後, 就會自然而然想起這段音樂當時的情境。 如果能自幼幫孩子建立一套入睡前放鬆心情的模式, 養成固定的睡眠程式, 讓他在安心舒適的環境中進入睡眠狀態, 就能擁有較好的睡眠品質。

4 父母收起緊張情緒

如果連父母本身都屬於緊張個性, 總是詢問孩子“怎麼會睡不好”“到底怎麼了”, 那在無形中就讓孩子形成了“睡不好是件糟糕的事”等概念, 也會讓孩子感染到相同的緊張情緒,

Advertisiment
這樣反而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 進一步影響其睡眠品質。

5 睡前別讓孩子激動

由於睡眠的記憶與睡前的活動有關, 因此在睡覺前不要讓孩子的情緒過於激動, 這樣可以避免睡眠品質不佳、降低噩夢發生的幾率。

TIPS:獨立入睡, 減少依賴

某些情感連結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賴感, 例如吃著安撫奶嘴入睡, 或是習慣讓父母抱著入睡等。 如果某些孩子必須依賴這些聯結才能入睡, 那麼當他年齡較大、能夠開始獨立睡眠時, 父母就應開始訓練, 讓孩子有自我練習的機會。 可在快入睡前把孩子放在床上或將安撫奶嘴拿走, 一點一點減少他的依賴感, 逐漸改掉這些不良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