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談培養幼兒的音樂細胞

孩子們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 源於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藝術, 兒童恰恰具有喜形於色、感情外露的特點, 他們難以用言語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和體驗, 而音樂中強烈的情緒對比、鮮明的感情描寫正抒發了兒童的內心世界, 孩子對音樂天然的熱愛和嚮往, 對我們當父母的發出了信號:每個孩子都需要音樂, 每個孩子都有接受音樂的願望和要求。 因此, 音樂啟蒙教育在孩子的童年時光裡顯得尤為重要。
年輕的父母們不妨試試以下方法來培養孩子的音樂細胞:
1.教孩子學會聽
音樂離不開聲音,
Advertisiment
沒有聲音就談不上音樂。 在大自然裡讓孩子學會聽鳥叫、蛙鳴、雨水的滴答、汽車的鳴笛等, 引導孩子發現音有高低、長短、強弱之分, 和孩子一起玩“敲敲聽聽”的遊戲, 例如在廚房裡用筷子先敲敲鋁鍋, 再敲敲玻璃杯, 比比誰的音高、誰的音低。 經常讓孩子閉上眼睛, 問他們聽見了什麼聲音, 反復在生活中、在孩子高興的時候, 訓練孩子的聽覺, 積累豐富的聽覺經驗, 使孩子從小聽覺靈敏。
2.教孩子學會記
當孩子對物體的各種聲響發生了興趣, 我們就應該進一步要求孩子記住這些聲音, 將孩子的無意識轉換成有意識, 這樣孩子對各種聲響會更加全神貫注、集中精力、有目的地去聽。 例如:讓孩子辨別家人的說話聲、走路聲、敲門聲等。
Advertisiment
用品質較好的答錄機錄下全家的談話聲, 讓孩子從中找出是誰的聲音, 對號入座。 聽到家人的腳步聲, 就請孩子猜猜是誰回家了?假如您對孩子在聽聲音和記聲音方面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訓練後, 一定會發現孩子對各種聲音的敏銳感覺和細微辨別能力遠遠超過成年人, 這也許是我們有些成年人在兒童期沒有進行一定的音樂素質訓練, 至今還五音不全的原因吧!
3.教孩子學會拍
這裡所指的拍, 就是對孩子進行初步的節奏訓練。 其實孩子自身許多本能的動作也是極富節奏感的, 從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 從哭哭鬧鬧到說說笑笑, 其中包含了許多快慢、強弱、有規律的節奏交替。 拍手是孩子們經常重複的動作,
Advertisiment
也是孩子表示內心喜悅的動作, 我們可以從拍手開始, 和孩子玩玩拍手的遊戲來訓練孩子的節奏感。 許多愛好音樂的大人對兒時拍過的“請你像我這樣做, 我就像你那樣”的遊戲記憶猶新,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節奏訓練。 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創建的奧爾夫兒童音樂教育體系, 充分突出了節奏第一、音樂與動作結合的要點, 強調節奏是音樂的生命, 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 提倡孩子在朗誦、拍手拍腿、跺腳等活動中培養孩子對節奏的敏感。
4.教孩子學會唱
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就唱出了他人生的第一個音符。 孩子們更希望通過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自己的願望和理想。 模仿是孩子的最大特點,
Advertisiment
我們應當抓住孩子的這一特點, 給孩子準備各種歌曲、樂曲、世界名曲供他們欣賞或學唱。 提醒家長千萬別用太差的音響, 走調的音樂只會讓孩子厭煩, 抹殺孩子最初對音樂的熱愛。 家長是孩子不可選擇的第一任老師, 因此, 父母們必須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 教孩子唱歌時要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節奏感強。 自認為沒有音樂細胞的父母可以借助答錄機、VCD等設備, 讓孩子從學唱簡短的兒童歌曲入手, 引導孩子多聽、多練、多唱, 在唱中進一步鞏固孩子的視聽、節奏感和音樂記憶力。
5.教孩子學會動
孩子們在音樂的感召下是喜歡“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 我在教2、3歲的孩子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來, 手指伸出來, 鼻子在哪裡?鼻子在這裡,
Advertisiment
用手指出來, 用手指出來”的時候, 我並沒有教給他們半個動作, 因為我的雙手在彈琴, 可孩子們卻隨著音樂邊唱邊拍拍手、伸出手指、指著自己的鼻子, 真是不教自會, 可愛極了。 可見孩子天生喜歡隨著歌曲音樂做動作, 我們大人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誇獎, 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舞臺, 讓孩子盡情地表現自己, 抒發內心的情感, 在此基礎上逐步幫助孩子協調四肢的動作。 在生活中和孩子共同創編小律動、小舞蹈。 當親朋好友來家做客時, 給孩子一次表演機會, 讓孩子在掌聲中享受音樂給自己、給大家帶來的歡樂。
愛好音樂的兒童, 他(她)的思維、觀察、記憶、想像等各方面的能力遠遠超過一般的孩子, 而且,音樂能使孩子性格開朗、情感豐富、熱愛生活、富於幻想、意識超前,音樂的魅力實在是太大了,而培養孩子音樂細胞的方法很多,家長們可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和需要,因地制宜,靈活制定一套最適合您孩子的訓練方法,相信當您的孩子和音樂結下不解之緣時,就等於孩子得到了您給他(她)留下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讓他(她)享用一生、快樂一生。
讓我們的孩子在音樂中健康成長 而且,音樂能使孩子性格開朗、情感豐富、熱愛生活、富於幻想、意識超前,音樂的魅力實在是太大了,而培養孩子音樂細胞的方法很多,家長們可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和需要,因地制宜,靈活制定一套最適合您孩子的訓練方法,相信當您的孩子和音樂結下不解之緣時,就等於孩子得到了您給他(她)留下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讓他(她)享用一生、快樂一生。
讓我們的孩子在音樂中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