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部分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 由於缺少對孩子學前能力的重視和培養, 對孩子放任自流, 所以, 許多孩子進入小學後經常被老師投訴“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就此問題, 記者近日採訪教育專家劉弘白博士, 劉博士認為, 孩子的上學中的問題。 其實早在學前就應該被重視。
一般人只要看到孩子表面上能言善道, 就說他(她)很聰明, 可是所謂“聰明”應該是“耳聰”、“目明”, 加上“感覺動作靈敏”。 這些大腦的基本學習能力, 若在兒童成長的早期得到鍛煉和發展, 特別是抓緊學齡前的黃金機會, 然後根據薄弱的方面進行補救教學,
Advertisiment
運動:學習的奠基石
劉弘白認為, 幼兒的感覺動作能力是學習的基本功, “感覺動作”包括平衡感、韻律感、方向感、協調能力、速度感、鬆懈能力與變化能力等等, 這些能力訓練扎實之後, 孩子才能靈活地學習。 幼兒的感覺動作能力不僅本身是一項智慧, 在訓練孩子的理解力、書寫與文字能力的發展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 如果沒有方向感, 在書寫的小空間(格子裡)裡, 也常控制不住方向;如果他沒有距離的概念, 在寫字的時候, 就不能把線條組織得很好, 很容易把字寫得東倒西歪或超出格子外;沒有韻律感, 沒有對於輕重的控制能力, 他說話的語調、語速就會與一般兒童有異。
Advertisiment
淺談孩子學前能力的培養
視覺:打開學習的視窗
據專家介紹, 人類說話、寫字、閱讀和計算等能力是屬於比較高層次的學習能力, 而這些能力的提升與視覺、聽覺能力環環相扣, “視知覺功能力”牽涉到認字、書寫的智慧, 還與語言的訓練相關, 這兩項能力要達到同齡人的水準孩子才有辦法做同年級的功課。
據瞭解, “視知覺”的主要功能在於辨識物體、形狀、線條以及文字的辨識力與記憶力, 兒童的這些能力是自幼發展出來的, 從簡單的區分到繁雜的辨認能力, 但相同年齡的兒童, 辨別能力卻有高低,
Advertisiment
聽覺:智慧的傳聲簡
聽覺與聲音的關係休戚與共, 當人無法記住聽到的聲音時, 就沒辦法去辨認之後到達的另一個聲音, 更無法累積聽覺記憶的量, 可想而知, 聽知覺的能力與說話能力是息息相關的。
觀察大部分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 通常他們有一個時期會一邊聽身邊的大人或是同夥說的話, 然後重複, 模仿他們的話, 事實上, 人的語言學習就是來自“仿說”, 而“仿說”必須倚賴聽覺記憶的量,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孩子的基本學習能力應該要在學前教育階段好好的培養和學習, 這樣才會避免在上學時遇到老師的投訴和抱怨。 學前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 充分把握好這個黃金時期, 充實孩子的薄弱方面, 這樣孩子的學習就會事半功倍, 這樣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