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的成長路上會遇到很多問題。 家長要善於發現自己寶寶的優點和缺點, 對好的要多點鼓勵, 不好的要及時指出, 讓寶寶生活得更健康。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做法:
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通過觀察大人的做法來塑造自己的行為方式, 因此當你發覺孩子感到嫉妒的時候, 在表示同情的同時, 不要過多強調孩子的立場, 更不要指責受到妒嫉的物件, 否則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緒, 還會導致孩子養成動輒歸咎於他人的壞習慣。
假如你的孩子發現自己的同桌被邀請參加同學的生日派隊,
Advertisiment
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總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樣的待遇, 假如此時家長能夠誘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不但能夠緩解嫉妒的心理, 還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假如孩子覺得球隊一個隊友比自己上場的時間長, 我們可以問他,
Advertisiment
或者, 當孩子對別人父母對子女所傾注的重視感到嫉妒的時候, 我們應該採取行動消除孩子的誤會。 5歲的美美因為媽媽錯過了自己在學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滿, “別人的媽媽都來了!”於是, 媽媽就讓美美在家裡面給自己開了一個專場晚會。 這樣一來, 美美明白了媽媽其實很關注自己, 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別的同學了。
儘量不要拿孩子與別人對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 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婷婷越來越可愛了”, 或者只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
Advertisiment
孩子性格的培養
有一次, 美美的媽媽跟一位阿姨說, 鄰家女孩的卷髮很可愛, 可惜自己女兒的頭髮卻是直的。 沒想到, 第二天, 美美就要求媽媽帶自己去美髮廳要把頭髮燙成卷髮!美美媽媽一下子就意識到是自己的評價引發了女兒的嫉妒心理, 從此之後, 她再也沒有評價過女兒的頭髮, 同時非常注意不拿女兒和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
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總喜歡強調自己的弱點, 而且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容易刺激他們的妒嫉心理。
Advertisiment
專家指出, 當孩子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候, 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別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關注。 這種自信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 更有利於他們塑造自我, 這才是真正值得別人豔羨的本領。
小編總結:在寶寶成長階段中, 多給予寶寶讚揚、鼓勵的話, 站在寶寶的角度上不隨便跟其他寶寶進行比較, 讓自己的寶寶活出自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