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向來被人們尊為禮儀之邦, 而講文明禮貌更是國人的優秀傳統, 禮貌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不過,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往往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缺乏教養, 不講文明禮貌。
比如說家裡來了客人的時候, 孩子往往視而不見, 既不上前打招呼, 也不理睬客人的問話。 當家長訓斥孩子的時候, 他們反而頂嘴, 往往弄得家長非常尷尬。 不僅如此, 有的孩子走到街上, 往往在碰到熟人的時候不說一句話, 甚至於連微笑的表情都懶得做出來。
孩子的禮儀
有一次在公車上, 我曾看到一位走路顫顫巍巍的老大媽上了車,
Advertisiment
我很生氣, 對這個男孩說:“小朋友, 這個座位是我給老大媽讓的, 請你站起來好嗎?”
可誰知小男孩卻滿不在乎地說:“她是我奶奶, 她的座位就是我的。 ”
他那囂張的樣子讓我非常反感, 於是我對老大媽說道:“大媽, 你可不能這樣慣孩子, 孩子已經不小了, 再這樣下去可就難管了。 ”
可是老大媽卻頗為不悅地說:“這是我自己的孫子, 我自然會管, 你甭操心了。 孩子還小, 別摔了, 就讓他坐吧。 ”接著, 她掏出一塊手帕, 輕輕幫孫子擦去了臉上的汗珠。
Advertisiment
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禮貌的真正含義, 但是此時的孩子接受能力強, 又處於教育的敏感期, 因此才需要家長給孩子灌輸良好的道德觀念, 這是家長的義務更是責任。 良好的道德觀念和禮貌, 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而這位老大媽, 卻用她自認為是愛的做法, 溺愛和縱容孩子, 估計這個孩子長大之後, 一定會成為缺乏教養、自私的人, 這不是孩子的錯, 是家長的責任, 是家長為孩子的將來種下了惡果。
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 養成了不講禮貌的習慣, 長大後哪怕是成為傑出的人士, 也會因為這個壞習慣而倍受影響。 比如說義大利的總理貝盧斯科尼就是因為語言粗俗而招致輿論界的批評。
Advertisiment
文明禮貌是做人的起點, 更是做事的良好輔助條件。 在英國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認為:禮貌是兒童應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Advertisiment
聽話的孩子
孩子是在模仿成人的一切而成長, 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 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處處為孩子做好榜樣, 把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都要做好, 比如說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不加塞兒、不妨礙他人休息、主動讓座位等等, 這些行為都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讓孩子養成懂文明、講禮貌的習慣。 此外, 家長還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要用粗俗的語言責駡孩子, 夫妻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打架, 父母雙方要極力為孩子營造一個文明禮貌的語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