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讓幼兒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
有些人認為班級管理是保教人員的事情, 與小孩子無關。 其實, 讓幼兒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 不僅能有效地促進班級常規, 更是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好機會。 如:在佈置環境的時候, 佈置主題牆內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大膽地讓幼兒動手動腦, 出謀劃策, 幼兒也會因老師採納他們的建議和作品而高興不已。 在進行班級衛生工作的時候, 也可以選擇一些適當的勞動讓幼兒來完成, 勞動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做個"懶老師"。
教師應該給予幼兒幫助, 但不是幼兒一要求就幫助,
Advertisiment
平時, 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請幼兒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如請幼兒整理一些玩具, 請他們幫助教師送一些東西等等, 一方面, 幼兒非常樂意成為老師的"小幫手", 另一方面, 還可以養成幼兒樂於動手的良好習慣。
Advertisiment
三、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幼稚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尤其在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方面, 更應該同心協力。 在幼稚園裡, 由於教師的引導、要求, 許多幼兒在幼稚園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進步不少;但是回到家裡由於家長的溺愛, 或者怕孩子弄壞東西, 把家裡搞的一塌糊塗, 或者家長趕時間, 來不及等孩子慢吞吞的做完事情, 就全部包辦了。 因此這些行為就會促使孩子養成在家依賴家長的不良習慣。 其實在家中有更多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好機會, 家長應該要有耐心, 為自己的孩子提供動手的機會。 如:吃飯時幫媽 媽分發碗筷, 幫媽 媽摘菜, 還可以幫媽 媽打掃房間等。 家庭教育只有與幼稚園教育相結合,
Advertisiment
一、為幼兒創設動手環境。
家長是幼兒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師, 在幼兒的生活中, 家長只有給孩子提供動手的機會, 為他們創設動手的生活環境, 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動手的欲望。 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 與家長的教養態度息息相關。 因此, 我們要努力改變家長的教育意識, 讓家長主動參與到幼稚教育中來, 共同幫助幼兒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 因此我通過“家校路路通”或是面對面交流等形式向家長宣傳, 正確引導家長去鼓勵自己的孩子多玩、多動手、多動腦。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二、培養幼兒的動手觀念。
孩子們都有自己動手的欲望, 但是他們也有遇到困難喜歡依賴大人的習慣, 針對這一現象, 我們就要與家長共同合作, 幫助孩子樹立自己動手的觀念。 在幼稚園裡我們要結合主題, 鼓勵幼兒和家長收集、製作與主題相關的材料和小製作。在這過程中,家長要鼓勵幼兒多多參與,放手讓自己的孩子去完成,我們也會將孩子的作品展示出來,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動手的觀念。
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
總之,家庭教育是幼稚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家庭與幼稚園互相合作,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請家長融入到教育中來,讓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培育下健康成長,只有這樣堅持下去,祖國的下一代才能“手巧心更靈”。
鼓勵幼兒和家長收集、製作與主題相關的材料和小製作。在這過程中,家長要鼓勵幼兒多多參與,放手讓自己的孩子去完成,我們也會將孩子的作品展示出來,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動手的觀念。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
總之,家庭教育是幼稚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家庭與幼稚園互相合作,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請家長融入到教育中來,讓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培育下健康成長,只有這樣堅持下去,祖國的下一代才能“手巧心更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