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談幼稚園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的教學合力

一、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在教學時機上的吻合

為了突出活動的主題, 提高活動的實效, 我們在區域之間建立起多個層面的有機聯繫。

首先, 各區域在物品投放、氣氛創設方面保持了一致。 比如, 在《好吃的水果》主題活動中, 教師和幼兒在“交流站”裡投放了從家裡、畫報上、網路上收集來的有關水果的資訊、圖片進行欣賞、交流;在“表演區”裡投放了很多色彩鮮豔的水果的頭飾進行表演遊戲;在“娃娃家”裡投放了很多塑膠水果可以招待來做客的朋友;在“美工區”裡投放了蠟光紙等材料進行撕貼水果的活動;在“智力區”裡投放了分成若干份的水果圖片進行拼圖活動;在“數學區”裡提供畫有水果的作業題讓幼兒在認識水果的同時學會數數……在這個主題之下包括了不同的教學內容,

Advertisiment
有語言、美術、數學等不同領域的知識, 不同領域的教學內容就像是一顆顆零散的珠子通過主題串聯在一起, 構成一個和諧、融洽的整體。 對於幼兒來說, 這種表像上的聯繫則意味著一種心理支援和行動暗示——豐富的物品刺激他們探究的欲望, 獲得相應的知識。

其次, 我們在創設區域時, 考慮了它們在時間和邏輯上的吻合。 有些區域是因其他區域活動的深入展開而設置的, 所以它們有時間上的先後關係。 比如在《我們的動物朋友》主題活動中,

Advertisiment
孩子們瞭解了很多動物愛吃的食物、生活的環境等豐富的知識, 也萌發了將自己的知識介紹給小朋友的想法, 那通過什麼方式來達成這樣的願望呢?通過討論, “班級圖書製作區”正式成立了, 在這裡孩子們可以通過畫畫、裝訂等方式將自己的知識表達在紙上做成圖書在同伴間傳閱。 “圖書製作區”和先前存在的某些區域實際上就有了一種時間上的內在聯繫。

二、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在教學內容上的整合

為了改變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內容與集體教育活動的內容相互割裂, 區域活動內容只是集體教育活動內容的鞏固性練習的現狀, 我們將區域活動內容規定為以下三種:

(1)主題內容的預習:即在集體活動之前,

Advertisiment
讓幼兒先到區域中對有關材料進行操作感知。

(2)主題內容的鞏固:即指區域活動的內容是集體教育活動內容的延伸。 通過區域活動中頻繁的個體性操作和練習, 使集體活動中沒有達到的目標得以彌補。

(3)主題內容的下放:將主題內容直接通過區域活動形式開展, 目的是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 便於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個別指導。

主題內容的預習、鞏固及下放, 使區域和主題、區域與區域有機地整合起來, 特別是主題內容的預習和鞏固, 促使區域活動和集體活動有機地滲透在一起, 充分發揮了區域活動和集體教育活動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 當然, 主題內容的預習、鞏固和下放, 在實施時並不是絕對的, 而是視具體情況而定,

Advertisiment
有時也可以交叉使用。 如原本是主題內容的下放, 而教師發現孩子在區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是一樣的, 為了提高教學效益, 就組織了集體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變成集體活動的預習了。 當然不同的主題與不同區域的融合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有些主題與遊戲性區域的融合程度較高, 如小班主題活動《扮家家》;有些主題與學習性區域的融合程度較高, 如中班主題活動《我的動物朋友》。 因此, 教師在組織實施時, 還得視具體情況而定。 這樣的活動內容既來源於幼兒的區域活動又整合了幼兒的區域活動, 使區域活動和集體教育活動融為一體, 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教師獨自精心設計的活動。

三、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在教學形式上的結合

Advertisiment

以集體教育活動為主的主題活動往往為幼兒提供單一的、缺乏層次性的、內容不夠豐富的“一統式”環境模式, 致使幼兒的自主性難以真正發揮, 常常處於被動地位。 在《我有好辦法》主題活動中有一個教學活動《不用手也行》, 孩子們對“撲克牌的移動”想出了好幾種方法:用扇子扇、用嘴吹、用棍子推……教師說:“是嗎?到底能不能呢, 我們去試試吧!”隨即教師出示了早已準備好的材料讓孩子們去探索。 這似乎是一個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 但實際上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的操縱下開展的, 幼兒只是在教師的“問”和預先準備好的材料中被動活動。 對此, 我們嘗試將該活動中的集體探索改為以區域個別化活動的形式進行, 在科學角中為幼兒提供了不同層次、多樣化的材料,任由他們自主探索。他們非常投入地去嘗試各種能使撲克牌移動的方法: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衣服扇風使牌移動;有的嘗試用手拍桌子使撲克牌跳起來;有的找來空塑膠瓶對著牌擠氣使撲克牌移動……在活動中他們向同伴講述自己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師則傾聽他們的交流,捕捉有價值的資訊。活動結束後,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使他們獲得成功感。

四、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在教學方法上的融合

以集體教育活動為主的主題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大都採用講解、演示等方法,雖有省時、高效的優點,卻不利於幼兒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此,我們將區域活動中幼兒自主探索、觀察發現等方法融合到集體教育活動之中。如:在《各種各樣的工具》主題活動中有一個科學探索活動《砸核桃》,引導幼兒使用工具將核桃砸開。以往我們採用這樣的指導模式:激發興趣——講解示範——幼兒操作——展示、分享、講評,也就是讓孩子觀察老師的示範,然後自己進行練習,獲得一定的成功經驗,孩子們活動時雖然井然有序,但卻很被動,這些經驗也是表面的、老師給予的,在腦海中不能留有深刻的印象。現今我們採用了區域活動中常用的指導模式:激發興趣——引導探索——組織交流、分享經驗——引用經驗再實踐——分享成果。

在這樣的指導模式下,在第一次探索活動中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工具進行操作,有些孩子選用夾子、積木等工具可能沒有成功,核桃在那些工具的敲擊下都不知滾落到什麼地方;有些孩子選用錘子、榔頭等工具獲得了成功,品嘗到了香香的核桃。教師組織孩子們進行經驗交流,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失敗的經驗可以讓孩子們吸取教訓,成功的經驗可以讓孩子們在同伴面前進行講解、演示,為失敗的孩子做好示範作用。在第二次探索活動中,孩子們根據得到的經驗,認真選擇合適的工具,小心地進行操作,都獲得了成功。這樣的探索性的教學方法更適合孩子的自主學習,促進孩子的發展。

在科學角中為幼兒提供了不同層次、多樣化的材料,任由他們自主探索。他們非常投入地去嘗試各種能使撲克牌移動的方法: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衣服扇風使牌移動;有的嘗試用手拍桌子使撲克牌跳起來;有的找來空塑膠瓶對著牌擠氣使撲克牌移動……在活動中他們向同伴講述自己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師則傾聽他們的交流,捕捉有價值的資訊。活動結束後,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使他們獲得成功感。

四、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在教學方法上的融合

以集體教育活動為主的主題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大都採用講解、演示等方法,雖有省時、高效的優點,卻不利於幼兒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此,我們將區域活動中幼兒自主探索、觀察發現等方法融合到集體教育活動之中。如:在《各種各樣的工具》主題活動中有一個科學探索活動《砸核桃》,引導幼兒使用工具將核桃砸開。以往我們採用這樣的指導模式:激發興趣——講解示範——幼兒操作——展示、分享、講評,也就是讓孩子觀察老師的示範,然後自己進行練習,獲得一定的成功經驗,孩子們活動時雖然井然有序,但卻很被動,這些經驗也是表面的、老師給予的,在腦海中不能留有深刻的印象。現今我們採用了區域活動中常用的指導模式:激發興趣——引導探索——組織交流、分享經驗——引用經驗再實踐——分享成果。

在這樣的指導模式下,在第一次探索活動中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工具進行操作,有些孩子選用夾子、積木等工具可能沒有成功,核桃在那些工具的敲擊下都不知滾落到什麼地方;有些孩子選用錘子、榔頭等工具獲得了成功,品嘗到了香香的核桃。教師組織孩子們進行經驗交流,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失敗的經驗可以讓孩子們吸取教訓,成功的經驗可以讓孩子們在同伴面前進行講解、演示,為失敗的孩子做好示範作用。在第二次探索活動中,孩子們根據得到的經驗,認真選擇合適的工具,小心地進行操作,都獲得了成功。這樣的探索性的教學方法更適合孩子的自主學習,促進孩子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寶寶在幼稚園跑熱了,會不會感冒啊?

    孩子白天如果出汗太多沒有及時的擦汗或者換掉濕的衣服見風了是會導致感冒的。家長平時可以給孩子多備幾件衣服,現在天氣漸漸冷了可以給孩子多準備幾條汗巾這樣孩子在幼稚園出汗了就可以墊著,避免冰冷的衣服貼著身...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上了20多天幼稚園不願去了怎麼辦

    小朋友的的分離焦慮症都是這樣的,家長不用太過於擔心孩子出現這個問題每天媽媽可以和寶寶約定我們早上一起去幼稚園和小朋友玩耍和老師學習唱歌跳舞,下午媽媽接你回家,同時可以讓你家孩子帶著喜歡的玩具或者書籍... [詳細答案]

  • 1回答

    為啥孩子特別怕上幼稚園啊?

    剛開始小孩去幼稚園會不適應的,因為沒有大人在身邊陪伴,你要多和他好好交流告訴他幼稚園的好處,估計時間久了,就會習慣幼稚園的生活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厭學,不愛上幼稚園怎麼辦呢?

    您好,很多孩子剛上幼稚園都會不適應,從一個無約束的環境到了一個陌生的相對約束的環境,他們就不樂意上幼稚園了。家長可以多與孩子溝通,開導開導她,以她們感興趣的話題(幼稚園具備的優點)來交流。再問問她討...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上幼稚園回來的時候愛哭不乖,為什麼?

    兩歲的孩子就上幼稚園,本來就太早了,兩歲的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不要以為早送去幼稚園就好,其實對孩子沒有半點好處,我覺得你們作為家長,還是應該好好反思,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跟風,看到別人送孩子去幼稚...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