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的認知以為運動傷害是參與體育活動時所發生的傷害, 如上體育課、打球、慢跑等;其他的活動如下課10分鐘同學間嬉鬧所造成的傷害、上下樓梯時跌倒所發生的傷害也可以視為廣義的運動傷害;基本上傷害的處理方式都類似, 但對於不同物件, 如選手、或是否具有潛在性疾病會有不同的考慮, 遇到不確定的情形建議可以尋找相關的專業醫師、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協助。
青少年因身體與心理的發展尚未完全成熟, 有些傷害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長期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傷害的成因與預防方式
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很多, 基本上可以分成外在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有體能不夠、身體結構異常或未發育成熟、過度訓練、受傷未愈、暖身不足、相關的傷害的知識不足、突然增加訓練強度、頻率和時間、訓練錯誤、暖身不當、技術不熟練、疲倦、曾受過傷、複健不當、骨骼肌肉不平衡、有潛在的疾病、好勝、逞強不專心個別的適應能力及生理限制、運動技術的程度及心理的準備、營養或電解值不足、身材比不上同齡選手等等。
Advertisiment
外在因素或環境因素則包括不恰當的鞋子或運動表面、設施不良、運動的性質、運動的環境、訓練的方式都可能會造成傷害。
所以容易運動傷害者包括運動技術較差或不正確的人, 初學者只知道用力, 而不考慮技巧, 過於熱衷特定運動及高估能力, 導致長時間的活動導致過度訓練及過勞, 好勝心太強得失心太重的人都容易發生運動傷害。
要預防青少年的運動傷害我們的教練、老師及家長隨時要注意他們的身體狀況或運動環境, 除了青少年主觀表達的身體狀況外, 必須觀察他們的運動表現是不是和平常不同, 他們可能會因為自尊心或逞強而過度運動造成傷害;平常要多留意他們運動的環境是否有潛在的危險、設備是否維修檢查,
Advertisiment
複健的重要性
一旦受傷之後複健運動是特別重要的, 我們身體所受的傷害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修復, 隨著受傷嚴重程度的不同而需要不同時間長短的休息, 但只要一休息, 我們的體能就會一點點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