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晰、順暢的親子交流

和幼小的寶寶交流是一件複雜事情, 雖然你又是解釋, 又是比劃, 可他好像根本沒聽懂, 照樣我行我素。 這不是你的表達能力出了問題, 很可能是你沒有選擇那些小寶寶容易理解的詞彙。

如何讓寶寶聽懂我們的話?其實, 別看一兩歲寶寶已經挺機靈了, 其實他還不會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同時對你說的話他也不一定能完全明白。 所以, 在跟寶寶溝通的時候, 最最重要的是要選擇使用恰當的、有效的詞語, 才能使你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清晰和順暢。

專家認為, 幫助寶寶接受新詞彙要比教她如何做更有意義,

Advertisiment
寶寶理解了這些詞彙, 才能明白你說的話。 然而什麼是恰當和有效的詞彙呢?下面的例子,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教給孩子一些描述心情的詞語

寶寶要發脾氣時, 比如吃飯的時候因為不能把手中的勺子用得像爸爸媽媽一樣順手, 他可能會把飯桌上的碗筷統統扔到地上, 甚至大喊大叫。 這時候你應該找些其他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 讓他先平靜下來。 然後蹲下來和他保持同一高度, 注視著他的眼睛, 把他的感受說給她聽, “這個勺子讓你很生氣!”。 這句簡單的話, 可以讓你幫助寶寶明白:剛剛那些強烈的、不好受的感覺原來叫“生氣”。 除此之外, 在寶寶高興或是灰心喪氣的時候, 你都可以用一些簡單、準確的詞幫他對這些感受作一個初步的分類,

Advertisiment
等到他大一點的時候, 自己就會說出“我要瘋掉了!”或者“我太高興了!”等等諸如此類表達某種程度的詞彙。

2、簡潔地向寶寶描述安全詞語

美國哲學家Eliot博士建議爸爸媽媽, 向孩子描述關於注意安全問題的時候, 要注意用詞簡潔, 儘量只用幾個詞比如“燙”、“危險”。 有些父母通常太過囉嗦, 比如“不要靠近熱水。 ”, “不要在馬路上玩耍”。 如果你這麼和寶寶說, 寶寶並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靠近, 為什麼不能去街道上玩。 所以你原本要向他表達的意思反而喪失怠盡。 其實你可以告訴他“熱水很燙, 所以別去靠近”, “馬路很危險, 不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

另外, 在提醒寶寶的時候, 爸爸媽媽不要總使用“不”這個詞。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正處於危險之中或正在傷害別人的時候, 用一個嚴厲的“不”去喚起寶寶的注意力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他經常聽到“不”, 他的心情就會變糟, 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 因此在家裡儘量不要對寶寶採取簡單粗暴的模式, 允許他在探究問題的時候犯錯誤, 而不是一犯錯誤就被懲戒。

3、用肯定的語氣要求寶寶

如果你想讓寶寶做諸如洗澡、吃飯這些他必須做的事情, 你最好使用一些肯定句, “你該洗澡了”, “現在要吃飯了”。 可是很多爸爸媽媽總是用疑問句對孩子說:“現在你要洗澡嗎?”, 其實這是錯誤的。 對這些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你最好堅持原則, 肯定的語氣能讓寶寶理解這是他應該做的事。 如果你只是詢問孩子想不想這麼做,

Advertisiment
讓他有所選擇的話, 孩子就很可能選擇不做這些事, 這會造成你和寶寶之間的衝突。 所以對你應該秉承的原則是:“不要詢問, 只需告知。 ”

順序代替時間

專家認為, 一歲左右的寶寶對時間概念還很模糊, 他根本不知道10分鐘有多長。 如果你說“10分鐘後我們要去奶奶家。 ”對她來講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所以向他解釋時間時, 最好用描述一系列事件來代替時間的概念:向她解釋最先發生什麼, 接下來要發生什麼。 比如上面“10分鐘”的概念, 你就可以解釋為:“我們先收拾一下, 然後穿上衣服就可以出發了。 ”

5、教會寶寶學會選擇

讓你的寶寶對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無關痛癢的部分自己做個簡單的選擇。 比如, 在他穿衣服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你可以說“你想先穿襪子還是先穿褲子?”。 雖然你只是把對寶寶生活的控制權交出一小小部分給他, 但對寶寶來說你的這句話大大增強他對自己有能力做好這些事情的信心。

專家提醒我們, 讓寶寶做這種選擇在兩種事物之間進行已經足夠了, 因為小孩子的知識範圍和記憶力很有限, 他不能對很多的事物保持很長時間的記憶。

6、對付飯桌上的懷習慣, 語言要簡潔

吃飯的時候寶寶總是擺弄食物而不再吃飯, 你只需要一句簡單“你邊吃邊玩, 別吃了”。 美國聖路易撕大學醫學院兒科專家Haller教授認為, 對付寶寶吃飯時候的壞習慣要應該及時制止, 並使用簡最簡潔的詞語。 因為如果寶寶不再專注吃飯, 說明他已經吃飽或者並不餓, 再強求他吃東西,他反而不能接受,不如順他的意讓他玩去。這樣寶寶會覺得你很理解他。只是別忘了說的時候要保持一種心平氣和的語調,然後陪著他離開餐桌。

7、多對寶寶說些鼓勵的話“你喜歡…、你真棒”

即便是對很小的寶寶,也會喜歡別人對他說一些積極的、鼓勵的話。比如你帶寶寶去購物的時候,可以對他說“媽媽帶你買東西的時候,你知道拉著媽媽的手,真是個好孩子”。雖然寶寶對你說話不是都明白,但他可以從你的聲調、節奏和神態中猜出“好、棒”是在表揚他,而且心裡美滋滋的。實際上你表揚和鼓勵孩子的這些話對他來說是一種強大的動力,讓他超前一步理解你說的話。

8、新角度教寶寶說單詞

或許你已經教給你的寶寶一些概念性的詞語,比如身體部位的名稱、顏色等。但實際上寶寶對這些詞只是很淺層記憶,對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麼,有什麼用,還不是很瞭解。因此就需要你經常幫他重複這些練習,並給他一些實物做參照。比如每次給他讀書的時候,可以指著書上的圖片告訴“他這是小羊、這是小腳丫”。或者和他一起散步的時候儘量用一些描述性的語言,譬如“看那高高的樹上長著紅色的葉子”幫他從一種新的角度來看世界。

TIPS:有些話你最好不要說

不要說:“別像小孩子一樣”。
理由:他只是一個孩子,他的行為相對於他的年齡也很恰如其分。

不要說:“照我說的去做,然後我們就去買霜淇淋。”
理由:“行賄”可以產生短期效果,但還會引起長期的麻煩,你不得不把它一直延續下去。

不該說:“快點!”
 

再強求他吃東西,他反而不能接受,不如順他的意讓他玩去。這樣寶寶會覺得你很理解他。只是別忘了說的時候要保持一種心平氣和的語調,然後陪著他離開餐桌。

7、多對寶寶說些鼓勵的話“你喜歡…、你真棒”

即便是對很小的寶寶,也會喜歡別人對他說一些積極的、鼓勵的話。比如你帶寶寶去購物的時候,可以對他說“媽媽帶你買東西的時候,你知道拉著媽媽的手,真是個好孩子”。雖然寶寶對你說話不是都明白,但他可以從你的聲調、節奏和神態中猜出“好、棒”是在表揚他,而且心裡美滋滋的。實際上你表揚和鼓勵孩子的這些話對他來說是一種強大的動力,讓他超前一步理解你說的話。

8、新角度教寶寶說單詞

或許你已經教給你的寶寶一些概念性的詞語,比如身體部位的名稱、顏色等。但實際上寶寶對這些詞只是很淺層記憶,對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麼,有什麼用,還不是很瞭解。因此就需要你經常幫他重複這些練習,並給他一些實物做參照。比如每次給他讀書的時候,可以指著書上的圖片告訴“他這是小羊、這是小腳丫”。或者和他一起散步的時候儘量用一些描述性的語言,譬如“看那高高的樹上長著紅色的葉子”幫他從一種新的角度來看世界。

TIPS:有些話你最好不要說

不要說:“別像小孩子一樣”。
理由:他只是一個孩子,他的行為相對於他的年齡也很恰如其分。

不要說:“照我說的去做,然後我們就去買霜淇淋。”
理由:“行賄”可以產生短期效果,但還會引起長期的麻煩,你不得不把它一直延續下去。

不該說:“快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