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測出你是哪一型父母,看你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嗎?

天涼了讓加衣服就是不加, 地板涼可就是要打光腳, 就是不要刷牙, 就是要把飯弄得滿桌子都是, 就是不叫叔叔阿姨, 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 到吃飯的點了可就是還要看電視, 就是不願意做作業……

孩子總是不聽話, 無數家長為此煩惱, 家裡充滿呵斥和吵嚷聲, 可是沒用, 火藥味越發濃烈, 問題卻解決不了。

可爸媽反省過自己有跟孩子好好說話嗎?

測一測:你是哪一類父母?

有時, 並不是孩子不肯聽父母的話, 而是爸媽不懂得正確與孩子溝通!先來做個小測試:

孩子在幼稚園與小朋友因為一點小事吵起來了,

Advertisiment
兩個人推推搡搡, 受到了老師的批評。 回到家, 孩子跟你訴苦, 你的反應是?

指責埋怨型

媽媽:“你怎麼又跟小朋友吵架啊?你的脾氣能不能改一改?怪不得老師要批評你們!”

爸爸:“這脾氣還不是你慣出來的!照我說揍一頓就好了!”

孩子(拼命爭辯):“不是我的錯!都怪某某(小朋友名字)……”

這類父母喜歡指責和埋怨, 結果往往導致不歡而散, 而孩子的問題最終並未真正解決。 這是一種很具破壞功能的家庭溝通模式, 被指責者要不逆來順受, 要不一味逆反攻擊性強, 對孩子人格的成長極為不利, 很容易形成一種只知道埋怨外界的人格特點。

超理智型

媽媽/爸爸:“小朋友之間應該團結友好, 為什麼老是吵架?推推搡搡很危險,

Advertisiment
萬一受傷怎麼辦?老師批評你們是讓你們改正缺點, 下次不許吵了知道嗎?”

孩子(半天說出):“……知道了……”

這類父母的教育意識規範意識過強, 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還忘敲打警示規範孩子。 這是一種嚴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溝通, 特別容易產生親子感情障礙, 而且對孩子人格的成長非常不利, 孩子可能出現種種適應障礙而出現刻板、缺少熱情、固執偏執、社交不良等等人格特點。

遷就討好型媽媽/爸爸:“那個某某太調皮了。 寶貝別生氣, 下次咱不跟他玩了。 晚飯想吃什麼, 媽媽馬上就做!”

孩子(理直氣壯):“對, 都怪他, 害我被老師批評了!” 這類父母通過回避問題來解決問題, 也是一種缺乏建設性功能的溝通。 父母一味溺愛遷就, 總給孩子在家中特殊的地位,

Advertisiment
培養出來的孩子將表現出較多的消極性格特點, 如任性、發脾氣、唯我獨尊、怕勞動、怕困難等。

打岔囉嗦型

媽媽/爸爸:“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省心呢?總是在幼稚園給我鬧出點花樣來, 上次和小朋友玩不小心抓破別人的臉, 害我們趕緊賠禮道歉, 這才剛過了幾天?再這麼調皮, 小心沒有小朋友跟你玩了。 ”

孩子(內心是很煩躁的):“早知道不跟你們說了。 ”

這類父母最大的特點是看似是在處理別人的事, 實際上是在處理自己紛亂的情緒。 一方面父母在喋喋不休, 孩子則陷入煩躁、焦慮, 盼望著這種嘮叨早點結束, 家長說了什麼根本沒有聽進去。 這種溝通不但解決不了問題, 而且會造成孩子出現青春期問題,

Advertisiment
出現逆反和抵觸。

其實, 和孩子溝通並不難!由此可見, “溝通”不等於和孩子說話, 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父母如果能掌握好親子溝通的技巧, 孩子將會從你身上獲取很多有用的資訊, 對他們的成長也更有幫助。 說穿了, 這些小技巧一點兒也不困難, 你也可以做得到!

做個好聽眾

經常陪伴孩子, 並做個好聽眾, 例如全家共進晚餐的時間, 上學放學路上, 以及臨睡前, 留心聽孩子說話, 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受重視, 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當孩子來找你說些什麼, 而你又正忙的時候, 最好立即去“聽”孩子要說的。 因為, 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們後, 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告訴你”的興趣。 另外, 在“聽”時, 最好做目光接觸, 讓孩子知道你是真的願意聽。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的確無法停下手中的工作時, 可以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時間, 比如:“好, 等我把東西放好”或是“再給我十分鐘”。

很多時候, 孩子跟你說的事對大人來說可能無關緊要, 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重要的。 如果你不去拒絕他們, 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 就會自然地來找你談了。

問“小”不問“大”

如果你想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不要問太抽象的問題, 例如“你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這種問題, 孩子很難回答, 或是只會簡單回答:“還好。 ”“沒做什麼!”這樣會讓聊天很難持續下去。

不妨改問一些很簡單、一定有答案的問題, 而且不妨從細節開始, 例如, “你今天在幼稚園學了什麼?”當孩子說出講故事的時候, 你可以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接著問:“喔!那今天講的是什麼故事啊?”孩子自然而然會接著回答問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藉由一些生活小事打開話匣子比較容易,這些問題簡單易懂,孩子通常都會爭先恐後地回答,不會感覺到壓力。

千萬別說教

很多時候,孩子跟你聊的話題只是想聊天而已,並不是要讓你幫助解決問題。如果父母一聽到孩子的問題就忍不住開始說教與訓話,即使你提出的意見很好,孩子也不見得喜歡,很容易失去跟你聊天的興趣。

想要孩子誠實地說出感受,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只要“傾聽”,不要“說教”。聊天時,父母要對孩子、對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詢問、少評論,多說“你”,少說“我”,協助他們做出抉擇,而不是插手干預他們的事情,話題才能源源不斷地聊下去。

注意肢體語言

聊天時,肢體語言也很重要。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

在和孩子聊天時,儘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如果孩子還小,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那就拉著他的手坐下來。即使是手邊在忙著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講話時,也必須要時時轉頭看他的表情。因為注視別人、專心傾聽,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說話。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搓搓他的頸背,順順他的頭髮,拍拍他的背等等。通常,對有一定熟識度的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父母應該常對孩子說的話

1.我愛你

處在愛的包圍中的孩子,一方面感受愛的溫馨,另一方面也不自覺地學會了愛的傳遞。孩子的性格會很開朗,什麼話都會向父母傾訴。

2.不要緊

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積極參加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即使做錯了事,說錯了話,也不要緊。這樣,孩子會變得很有主見。

3.你真棒

常對孩子進行表揚,讓孩子變得自信,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勇於克服困難。

4.祝賀你

孩子們在正確方向上那怕一點點微小的進步,如果家長能注意到並給予祝賀的話,以後就會看到孩子有更多的進步。

5.別害怕

鼓勵孩子膽子再大一點,給孩子“壯膽”。在這樣的鼓勵下,“文靜”的孩子會變得“淘氣”得多。

6.再想想

讓孩子“再想想”,藉以啟發孩子開動腦筋,在學習中追求完美,培養孩子鍥而不捨的精神。

7.勤奮些

“誇聰明”可能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而一旦碰到挫折就會垂頭喪氣,使自尊心受到傷害;“誇勤奮”則會讓孩子認識到“勤能補拙”的道理。

8.謝謝你

孩子也有自尊心,同樣應該得到尊重。一聲“謝謝你”會讓孩子懂得回報愛心,做一個對社會感恩的人。

你可以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接著問:“喔!那今天講的是什麼故事啊?”孩子自然而然會接著回答問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藉由一些生活小事打開話匣子比較容易,這些問題簡單易懂,孩子通常都會爭先恐後地回答,不會感覺到壓力。

千萬別說教

很多時候,孩子跟你聊的話題只是想聊天而已,並不是要讓你幫助解決問題。如果父母一聽到孩子的問題就忍不住開始說教與訓話,即使你提出的意見很好,孩子也不見得喜歡,很容易失去跟你聊天的興趣。

想要孩子誠實地說出感受,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只要“傾聽”,不要“說教”。聊天時,父母要對孩子、對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詢問、少評論,多說“你”,少說“我”,協助他們做出抉擇,而不是插手干預他們的事情,話題才能源源不斷地聊下去。

注意肢體語言

聊天時,肢體語言也很重要。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

在和孩子聊天時,儘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如果孩子還小,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那就拉著他的手坐下來。即使是手邊在忙著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講話時,也必須要時時轉頭看他的表情。因為注視別人、專心傾聽,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說話。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搓搓他的頸背,順順他的頭髮,拍拍他的背等等。通常,對有一定熟識度的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父母應該常對孩子說的話

1.我愛你

處在愛的包圍中的孩子,一方面感受愛的溫馨,另一方面也不自覺地學會了愛的傳遞。孩子的性格會很開朗,什麼話都會向父母傾訴。

2.不要緊

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積極參加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即使做錯了事,說錯了話,也不要緊。這樣,孩子會變得很有主見。

3.你真棒

常對孩子進行表揚,讓孩子變得自信,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勇於克服困難。

4.祝賀你

孩子們在正確方向上那怕一點點微小的進步,如果家長能注意到並給予祝賀的話,以後就會看到孩子有更多的進步。

5.別害怕

鼓勵孩子膽子再大一點,給孩子“壯膽”。在這樣的鼓勵下,“文靜”的孩子會變得“淘氣”得多。

6.再想想

讓孩子“再想想”,藉以啟發孩子開動腦筋,在學習中追求完美,培養孩子鍥而不捨的精神。

7.勤奮些

“誇聰明”可能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而一旦碰到挫折就會垂頭喪氣,使自尊心受到傷害;“誇勤奮”則會讓孩子認識到“勤能補拙”的道理。

8.謝謝你

孩子也有自尊心,同樣應該得到尊重。一聲“謝謝你”會讓孩子懂得回報愛心,做一個對社會感恩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