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測試:看看你家的寶寶是否有多動症?

孩子動個不停, 是調皮還是多動?有一些媽媽總是擔心寶寶患上多動症, 可上醫院檢查又正常。 如果寶寶真的患有多動症, 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呢?

兒童多動症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多, 注意力難於集中, 情緒不穩, 有的還有一些感知障礙(如動作笨拙, 發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 多動症的病因有遺傳、神經心理(如與中樞神經系統成熟延遲有關)、輕微腦損傷、生物化學(如與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缺陷有關)、社會心理方面的因素, 等等。 但是, 日常生活中, 不少家長朋友把兒童的好動和兒童多動症劃了等號,

Advertisiment
這就把兒童多動症的外延人為地擴大了。

兒童“好動”是天性

儘管有些孩子的確很好動, 很像多動症的症狀, 但是並非就是多動症。 為什麼這樣說?多動症之外造成孩子好動的情況有哪些呢?

一是年齡特徵

孩子年齡小, 活潑好動是他們的本性, 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個最明顯的外在區別。 反之, 小小孩童像個大人似的沉穩不動, 倒真是個令人擔憂的事了。

二是氣質特徵

人的氣質有不同的類型, 有一種類型叫做多血質。 多血質的孩子的明顯特點就是活潑好動, 情緒不穩, 注意和興趣容易轉移, 做事常常不夠專心。 年齡越小, 氣質類型的特徵就越明顯。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是智力特徵

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智力確實比一般孩子明顯高出一截。 這樣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在一起上學, 教學內容就會讓他們“吃不飽”, 他們就學有餘力。 這些多餘的精力怎麼辦?孩子是不會安排自己的精力的。 於是, 就常常表現為不注意聽講, 活潑好動, 時間一長還會形成習慣。 結果, 讓人沒看出他們有多少聰明卻看到了他們的多動。 相反, 另一些孩子可能是知識上有了較多的缺漏, 失去興趣和信心, 因而面對課本和作業難於集中注意, 總想做點別的活動。

四是教養習慣

有些孩子還會因為從小教養失當, 養成了不能安靜的習慣。 習慣一經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也常常表現為多動。

五是標籤效應

人的心理行為的發展有個很奇怪的現象,

Advertisiment
就是常常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說的通俗些就是, 認為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自己就常常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呢?更是如此。 只是孩子是從大人那裡學來的。 就是說, 大人認為孩子是個怎樣的人, 孩子常常就成為怎樣一個人。 正因如此, 孩子常常會來“證實”大人的評價似乎總是有根據的。 因為孩子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大人的評價常常形成孩子的自我認知, 於是就朝著大人評價的方向發展了。 這裡, 大人的評價如同一個標籤, 所以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 就是說, 有些孩子的類似多動症的表現, 是大人不經意間經常的評價“培養”出來的。

區別“好動”與“多動”

兒童的“好動”和兒童多動症似乎一樣,

Advertisiment
其實是不難區別的。

一是有無目的性 好動兒童的活動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動症兒童的活動是無目的的、雜亂的。

二是有無離奇性 好動兒童即使特別淘氣, 他的好動並不離奇, 能為人們所理解;多動症兒童的多動, 則離奇得讓人難於理解。

三是有無選擇性 這一條最關鍵。 兒童的“好動”常常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具有選擇性, 比如在學習活動上表現為“好動”, 而在看電視或做遊戲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 則能專心致志;多動症兒童的“多動”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是沒有選擇性的, 不論什麼場合什麼活動都不能使其安靜下來全神貫注, 都會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按說, 這些都是不難區分和理解的。

Advertisiment
可是, 為什麼有些家長朋友卻沒有發現和理解, 而是簡單的把好動和多動症劃了等號?除了有些廣告宣傳的誤導外, 關鍵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較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 由於家長對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 常常感到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學業不如人意, 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問題的是極少數人, 那麼原因在哪裡呢?找來找去就有了“重大發現”:孩子學習不專心, 好動。 於是, 想起了多動症, 於是, 孩子從此有了一個標籤貼在了身上。

不讓“好動”的孩子蒙冤

一方面, 家長教育孩子要有平常心, 對孩子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盲目, 不輕率地給孩子貼上消極的標籤。 在家教諮詢中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孩子身上的問題是父母輕率地貼上的標籤給貼出來的, 是標籤效應的結果。只要您把“孩子學習不專心”掛在嘴邊,孩子准能成為學習不專心的孩子。

另一方面,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孩子好動是年齡特徵或是氣質特徵的表現,您可以忽略不計,適當引導就行了;孩子好動是智力超常,您可以和老師或有關方面聯繫,對孩子採取特別的教育措施;孩子的不專心是由於學習障礙,您就想辦法給孩子補課;孩子難於安靜是由於習慣,您就著意從培養習慣入手。

當然,有句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早晨形成的,也不能指望定個多動症就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一個晚上就解決了。只要您心思用到了,孩子就能健康的成長。

是標籤效應的結果。只要您把“孩子學習不專心”掛在嘴邊,孩子准能成為學習不專心的孩子。

另一方面,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孩子好動是年齡特徵或是氣質特徵的表現,您可以忽略不計,適當引導就行了;孩子好動是智力超常,您可以和老師或有關方面聯繫,對孩子採取特別的教育措施;孩子的不專心是由於學習障礙,您就想辦法給孩子補課;孩子難於安靜是由於習慣,您就著意從培養習慣入手。

當然,有句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早晨形成的,也不能指望定個多動症就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一個晚上就解決了。只要您心思用到了,孩子就能健康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