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 很多都是在父輩們“不打不成器”、“黃荊棍下出好人”的棍棒教育或者“必須聽話, 沒商量”、“小孩子懂什麼”的控制教育中走出來的。 那些童年陰影的面積, 與我們嚮往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成正比。
所以, 在我們還沒成為父母之前, 就常拍胸脯發誓:“我要是當了爸(媽), 絕不會強迫孩子”、“我會聽孩子的心聲, 尊重孩子的選擇”、“我絕對不會打罵孩子”……
於是我們用心地學習各派科學育兒方法、跟自己的控制欲望、負面情緒等作鬥爭, 展現出微笑、傾聽、耐心的姿態, 努力要給予孩子最好的愛、理解和尊重。
Advertisiment
然而, 我接到過不少家長的諮詢, 事件各有不同, 但基本意思大致相同:跟這個天使和惡魔同時附體的小傢伙相處久了, 突發狀況百出, 再加上家裡各派育兒意見不統一, 年輕的家長們往往會在周圍人的評判中動搖和糾結, 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尊重和放手是不是從右傾變成了左傾, 從絕對權威變成了無限溺愛?到底溺愛和尊重的界限在哪裡?
先講個身邊朋友的例子吧。
最近多媽在家中有點腹背受敵, 被指太嬌縱孩子。
起因很簡單, 多多近日奶量直降, 平時一頓能喝200ml, 現在有時只喝60ml就開始哭鬧。
“不想喝奶嗎?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多媽在確認孩子不是生病後, 收起了奶瓶。 “好, 如果不餓, 那我們就不喝。 ”
在奶奶看來, 這就是溺愛:“他不喝,
Advertisiment
這段情節反復重演幾次後, 多爸也沉不住氣跟著指責多媽:“當初誰說不能溺愛孩子來著?他這麼小, 能由著他想怎樣就怎樣嗎?慈母多敗兒!”
雖然有點委屈, 但多媽依然堅持自己的做法。 因為她相信孩子知道飽足, 想尊重孩子的感受。
就在多媽堅持“溺愛”多多一星期之後, 多多的胃口就恢復如常了。
如果多媽放權, 結果大致都能猜到:奶奶怕孩子餓著, 威逼利誘追著喂上一兩個小時, 這瓶奶是喝完了。 可沒多久又到了下一餐時間, 多多當然吃不下, 又進入追著餵飯的惡性循環。
能像多媽一樣堅持下來並不容易。 她能背著溺愛的“罪名”做到這點, 是因為她從內心中承認多多是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
Advertisiment
所以, 還在擔心是不是溺愛孩子?不如想想我們是否足夠瞭解孩子、相信孩子。
八九個月的孩子, 突然就不願好好吃你一勺勺喂過去的食物, 非要自己抓麵條、捏飯團, 非要自己拿碗舞勺子, 你順著他, 無論衣服、飯桌、地板弄得多髒, 都毫不生氣, 笑盈盈地收拾好, 下一餐接著玩。
這是溺愛孩子嗎?不, 你是在尊重孩子精細動作發展和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興趣。
一歲的孩子剛會走, 就開始墊著腳尖, 翻書架、開櫃子, 一件件地把東西拿出來扔著玩。
Advertisiment
這會寵壞孩子嗎?不, 你是在尊重孩子對空間的探索, 讓他感知物體和空間的關係。
孩子到兩歲左右, 開始和你搶著刷碗洗衣服, 非要自己收拾玩具、穿衣服……雖然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幫倒忙, 但你依然放手讓他去做, 默默收拾爛攤子, 鼓勵他再接再厲。
這是嬌縱孩子嗎?不, 你是在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行為發展, 培養他(她)的獨立意識和自信心啊!
在孩子每個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或敏感期, 都會有特定的表現。 不能因為無知, 就給這個時期的孩子貼上熊孩子的標籤;也不能因為無知, 就讓尊重孩子生長規律、個體節奏的父母們背上“溺愛”的黑鍋。 因為尊重孩子遠比你們簡單粗暴認為的“溺愛”要難得多。
Advertisiment
比如孩子哭鬧時, 溺愛孩子的父母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物質滿足, 喜歡什麼給什麼, 只要立馬不哭, 如果能, 星星都會摘給他。
而尊重孩子的父母呢, 會先擁抱安撫孩子, 認真思考孩子為什麼哭、有什麼感情需求, 並且判斷需求合不合理、如何適當回應。 這真的不易。
相較於溺愛無底線的放任和縱容, 尊重是有原則地回應, 除了理解、包容外, 更重要的是為懵懂的孩子設定規則和邊界。
豆丁在4歲時主動要求學習鋼琴, 媽媽娟知道, 這不過是孩子一時興起。 但是她仍然很認真地跟孩子做了溝通:一旦練琴, 必須按時上課, 定時練琴, 要減少玩耍時間。 這些約定豆丁都欣然接受。
於是,娟為豆丁報了鋼琴班。學琴途中會發生什麼,大家都能猜到。熱情和好奇一過,小男孩就坐不住了,各種撒嬌耍橫。但娟並沒有妥協,無論風雨都送同豆丁去上課,無論哭鬧都監督豆丁每天練琴。
事情的結局並沒有神奇反轉,豆丁沒有由此成為鋼琴神童,甚至沒有去考級,依然是個喜歡玩泥巴打仗的普通男孩。
這或許和你們的期待不同,但娟很滿意。因為這個過程,豆丁學會了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嘗試了面對挫折,知道了堅持的意義。而她也學會了尊重孩子選擇,和善而堅定地執行規則,處理與孩子的衝突,以及更坦然地接受孩子的不足。母子倆各有所得。所以,說到底,尊重是一種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上的、富有耐心、極具技巧的愛的藝術,是我們為人父母者需要終身進修的課程。
臺灣作家龍應台每次看到兒子安德列抽煙,都恨不得把煙從他嘴裡拔出來,或者狠狠揍他一頓。可是她告誡自己:請記住,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列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這種讓普通家長們難以企及的極具克制力的“尊重”,或許不容易模仿,但值得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當我們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有著屬於他自己的生命發展規律,我們才能慢慢學會尊重孩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那應該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吧,任何一方都不佔有或被佔有,也不控制或被控制,既相互深愛,又彼此獨立。
就像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的那樣: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這首詩,或許就是“尊重”這一課最好的教科書。
於是,娟為豆丁報了鋼琴班。學琴途中會發生什麼,大家都能猜到。熱情和好奇一過,小男孩就坐不住了,各種撒嬌耍橫。但娟並沒有妥協,無論風雨都送同豆丁去上課,無論哭鬧都監督豆丁每天練琴。
事情的結局並沒有神奇反轉,豆丁沒有由此成為鋼琴神童,甚至沒有去考級,依然是個喜歡玩泥巴打仗的普通男孩。
這或許和你們的期待不同,但娟很滿意。因為這個過程,豆丁學會了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嘗試了面對挫折,知道了堅持的意義。而她也學會了尊重孩子選擇,和善而堅定地執行規則,處理與孩子的衝突,以及更坦然地接受孩子的不足。母子倆各有所得。所以,說到底,尊重是一種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上的、富有耐心、極具技巧的愛的藝術,是我們為人父母者需要終身進修的課程。
臺灣作家龍應台每次看到兒子安德列抽煙,都恨不得把煙從他嘴裡拔出來,或者狠狠揍他一頓。可是她告誡自己:請記住,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列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這種讓普通家長們難以企及的極具克制力的“尊重”,或許不容易模仿,但值得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當我們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有著屬於他自己的生命發展規律,我們才能慢慢學會尊重孩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那應該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吧,任何一方都不佔有或被佔有,也不控制或被控制,既相互深愛,又彼此獨立。
就像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說的那樣: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這首詩,或許就是“尊重”這一課最好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