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答應孩子的要求時, 很多家長根本不去想想孩子到底要什麼。 家長常常會認為孩子是為了某個特殊原因要一件東西, 卻沒意識到潛在的更重要的因素。 當你孩子要這要那時, 不要去管那東西本身是什麼, 那樣只是注意到了物質的外在價值。 不妨先看看孩子的潛在感情動態, 這樣你可以幫孩子尋找內在的原因。
比如, 你的小孩覺得無聊, 想要個新玩具。 與其買個新玩具, 你不妨帶他參加個有創意的活動來解決他無聊的問題。 如果孩子年齡小, 鼓勵他造個木偶劇場, 做幾個簡單的木偶來表演一下,
Advertisiment
很多玩具限制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因為這些玩具本身提供了過多的刺激(大部分電視節目也是一樣), 不需要孩子開動腦筋。 創意戲劇表演卻大大不同, 它不但提供了刺激, 還能賦予孩子成就感。 而這種成就感能為孩子帶來內心的滿足, 並轉化成自信和自我能力。
對青少年也是一樣。 如果覺得無聊, 他們也沒必要花整個週末在商場裡買衣服、遊戲、音響。 家長應當鼓勵他們培養興趣愛好、參加體育運動或手工創意的活動, 或參加慈善活動和社區服務勞動, 或者乾脆找份工作。
當然, 青少年更有可能找藉口來反對你的建議, 或說服你以證明他在朋友中是最物質匱乏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