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一世:新生兒五官的特殊護理

新生兒五官的特殊護理
(1)眼部護理
如不慎將浴液或肥皂水流入嬰兒眼內要進行眼部沖洗。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細頸小茶壺一把, 內盛適量溫開水, 消毒棉棒一包, 盛汙物小盤一個, 接水臉盆一個, 0.25%氯黴素眼藥水一支。
操作步驟:需兩人協同, 一人將嬰兒抱好, 如沖洗左眼則將嬰兒頭偏向左側, 頭下方地上放置臉盆, 右手將嬰兒左眼上下眼瞼分開, 另一人將細頸小壺壺嘴離嬰兒頭部約1-2釐米時, 將小壺略傾斜, 使水緩緩沖向嬰兒眼睛。 注意沖時勿將水流入耳道, 水溫不可過高, 沖洗時水壓不可過大,
Advertisiment
以免損傷嬰兒眼部組織。 沖洗完畢用消毒棉棒吸淨眼周水漬。 需要時如法沖洗對側眼睛, 沖畢雙眼各滴0.25%氯黴素眼藥水1-2滴。
新生兒如患眼角膜炎時, 則需按時點眼藥。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消毒棉棒一包, 小毛巾一塊, 眼藥水利福平或0.25%氯黴素、盛汙物小盤一個。
操作步驟:操作者先沖洗雙手, 將小毛巾放於患眼外側, 用左手拇指、食指輕輕分開嬰兒的上下眼瞼, 右手持藥瓶至離眼2釐米處時滴藥1~2滴後放開手, 用消毒棉棒輕擦眼周藥液。 如雙眼發炎, 則先滴患病較輕的眼睛。
注意, 用藥前先將藥瓶對著光線仔細觀察, 如有絮狀物或藥液混濁均不可用。 藥液用完放置冰箱中冷藏。 如系利福平, 開瓶使用24小時後即不可再用。 滴藥時勿使藥液流入同側耳道。
Advertisiment

(2)鼻部護理:
新生嬰兒鼻粘膜柔軟而富有血管, 遇到輕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腫, 使原來較狹窄的鼻腔更加狹窄而致呼吸不暢, 煩躁不安。 另外, 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兒鼻堵的重要原因。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消毒棉棒一包, 清水一碗
操作步驟:清理鼻腔分泌物時, 切勿用鑷子強力夾出, 要先軟化鼻痂, 用棉棒沾清水往鼻腔內各滴1-2滴, 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 經1~2分鐘待鼻痂軟化後再用幹棉棒將其拔出, 或用軟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噴嚏, 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隨之排除, 從而使新生兒鼻腔通暢。
(3)耳部護理:
足月新生兒耳殼已完全成型, 但外耳道相對較狹窄, 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處, 極易引起發炎, 嚴重者可致外耳道癤腫。
Advertisiment
由於新生兒的骨骼未發育完全, 外耳道幾乎是一條縫隙, 發生炎症後, 對神經的壓迫和刺激也很重, 所以疼痛就較劇烈, 新生兒就表現為哭鬧不安, 夜間也難安睡, 抱哄均無效。 總之, 如果新生兒常常哭鬧不安, 外耳道的炎症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 無論是給新生兒洗頭、洗澡或滴眼藥時, 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藥液等流入耳道深處。 一旦發生外耳道炎症時, 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按時服藥、滴藥, 局部熱敷, 只要治療得當, 此症愈後良好。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所需藥水, 消毒棉棒1包、盛汙物小盤一個, 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一瓶。
操作步驟:操作者洗手後, 將新生兒側臥, 患耳朝上, 用無菌棉棒輕擦外耳道分泌物, 必需時用生理鹽水或3%雙氧水清洗外耳道,
Advertisiment
左手牽引耳殼, 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將藥液滴入耳道後壁3~5滴, 輕壓耳屏, 使藥液沿耳道壁緩緩流入耳內, 嬰兒保持原位5分鐘左右。 注意滴耳藥的溫度應接近體溫, (37.7℃為宜), 以免刺激迷路神經引起眩暈噁心等不良反應, 注意滴藥時一手拉住耳殼向後下方牽引, 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 使藥液順利進入外耳道深部。
口腔護理:
正常新生兒無需做口腔護理, 只需奶後擦淨口唇、嘴角、頜下的奶漬, 保持皮膚粘膜乾淨清爽即可。 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則需做口腔護理。 準備用物:護理籃內放治療碗一個, 內放生理鹽水浸泡的大棉球6個, 消毒液體石蠟油1瓶, 或煮沸過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 小鑷子1把,
Advertisiment
棉棒1包, 小茶壺1個(內放溫水), 小毛巾兩塊。
操作步驟:做口腔護理前, 先洗淨雙手, 將新生兒側臥, 用毛巾圍在頦下及枕上, 防止沾濕衣服及枕頭。 用鑷子夾住鹽水棉球1個, 先擦兩頰內部及齒齦外面, 再擦齒齦內面及舌部, 每擦一個部位, 至少更換一個棉球。 注意勿觸及咽部, 以免引起噁心。 擦洗之後用毛巾擦淨面部及嘴角, 口唇乾燥者塗以石蠟油或食用植物油, 口腔內根據需要塗藥。 注意做口腔護理時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潔衛生, 經過消毒方可使用。 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過多, 防止嬰兒將溶液吸入呼吸道, 操作時動作要輕, 棉球要夾緊, 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後部, 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另外前文中說到新生兒口腔內長“馬牙”, “馬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胎兒在6周時,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組織,叫牙板,而牙胚則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後牙胚脫離牙板生長牙齒,斷離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時這些斷離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細胞團,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長期留在頜骨內,有的被排出而出現在牙床黏膜上,即為“馬牙”,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躁、咬乳☆禁☆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處理,隨牙齒的生長發育,“馬牙”或被吸收或自動脫落。
“馬牙”切忌用未消毒的物品去處理,曾經有一位老奶奶看孫子長了“馬牙”,用布蘸水去擦,結果擦破造成口腔糜爛,高燒不退,後經醫院搶救才轉危為安,媽媽們切勿重蹈覆轍,尤其要說服家中老人正確對待“馬牙”問題。 “馬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胎兒在6周時,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組織,叫牙板,而牙胚則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後牙胚脫離牙板生長牙齒,斷離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時這些斷離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細胞團,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長期留在頜骨內,有的被排出而出現在牙床黏膜上,即為“馬牙”,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嬰兒可出現愛搖頭、煩躁、咬乳☆禁☆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處理,隨牙齒的生長發育,“馬牙”或被吸收或自動脫落。
“馬牙”切忌用未消毒的物品去處理,曾經有一位老奶奶看孫子長了“馬牙”,用布蘸水去擦,結果擦破造成口腔糜爛,高燒不退,後經醫院搶救才轉危為安,媽媽們切勿重蹈覆轍,尤其要說服家中老人正確對待“馬牙”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