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澄清:這些健康育兒理念很坑爹!

坊間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育兒理念, 健康的、有理的、荒謬的......讓人眼花繚亂, 難以辨別。 今天, 就讓小編好好地為以下這四大坑爹理念澄清一下。


那麼坑爹?!

●四肢發達就頭腦簡單

六歲的小強非常喜歡拍皮球, 在幼稚園課外活動的時候, 他總是挑選皮球來玩 , 有時 他自己一個人拍, 有時和老師或者小朋友輪流拍。 回到家, 他也總想玩皮球, 纏著想讓爸爸 買一隻皮球, 但是爸爸卻拒絕了。 晚飯後, 爸爸和媽媽輪番看著他, 讓他識字、背單詞, 有 時 候學珠算。 他們堅持認為拍球就是浪費時間, 耽誤智力開發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只拍球不學習就不會聰明。 人們常說“頭腦簡單, 四肢發達”。 一講到科學家、學者, 就必然是那些形體瘦弱、面色憔悴、鼻樑上架著瓶子底般厚的眼鏡的人。 上述例子中的那對父母就是持有這樣的觀點。

而國內外有關“天才兒童”研究的資料卻表明, “天才兒童”作為一個群體在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等14個項目上均比普通群體的孩子們成績高。 我們雖不能由此下結論說, 智力超群的孩子身體一定特棒, 但至少可以認為, 良好的身體條件是智力發展的物質後盾。

小孩子思維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在具體行動中思維, 在切切實實地接觸某一物體的過程中思維。 他們只有在搭積木的過程中才會去解決如何把積木堆得更高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只有掰著手指頭才會算出2+2=4。 感性經驗的積累是抽象思維的前奏, 因而讓兒童去運動、去感知、去經歷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兒童智力進一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

您必須記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身體發展決定著兒童其他方面發展的最佳水準與限度;

身體動作本身就是思維的一種形式和內容。

●越貴的越有營養

超市里, 媽媽拉著寶寶的手, 在貨架欄上仔細地搜尋食品。 寶寶指著一件商品說, “ 媽媽, 我想吃這個!”媽媽看了一眼, 不屑一顧地說:“才兩塊錢, 肯定沒什麼營養, 肯定不好!”媽媽買了很多新鮮的海蝦和一些乾果, 邊走邊說, “這麼貴的蝦最有營養, 寶寶吃了肯定能快快長大!”寶寶想要吃櫥窗裡金黃的玉米麵窩頭,

Advertisiment
媽媽大叫說:“這哪有漢堡包 好吃啊!媽媽給你買漢堡吃, 不吃玉米窩頭!”

經常聽到爸爸媽媽們討論說, 什麼貴, 就給孩子買什麼。 大蝦, 雖然貴一點, 可是高蛋白, 營養價值高啊, 所以恨不能頓頓吃大蝦。 其實, 菜的貴賤, 並非完全根據它所含的營養成分 而定。 每種菜自有它的優勢, 關鍵是要做到營養搭配。 比如幹稀搭配, 葷素搭配, 粗細糧搭配, 讓孩子獲取到均衡的營養。 營養專家甚至提倡每天吃的菜要達到十種之多, 圖的就是“ 優勢互補”。 上述例子中的那位媽媽的目光只盯在了價格不菲的大蝦身上, 忽視了別的食物同樣豐富的營養元素, 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要想營養全, 就得吃藥補

電視廣告畫面:一高考學生埋頭苦學,

Advertisiment
媽媽把一瓶補腦液放在了桌旁, 孩子一 飲而盡 , 於是金榜題名。 如果這類廣告在90年代比較風行的畫, 那麼如今最流行的廣告畫面就是三 歲的寶寶服用某種營養保健品後, 馬上變得力大無比, 而且聰明無比, 認了很多字, 還會排 列字母等等。 保健藥品被神化了, 成了獲取營養精華的最簡單最直接的途徑。

一說到營養素缺乏, 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吃保健品或者吃藥, 於是補鈣、補鐵、補鋅。 尤其是對於孩子健腦和促進早期智力開發的保健產品, 許多生產廠家更是“一擁而上”, 同時在宣傳上誇大其詞, 弄虛作假, 而且許多產品服務不周, 沒有詳實的科學資料支援, 沒有食用或使用上的明確指導, 更沒有合理可信任的承諾,

Advertisiment
結果造成消費者無所適從, 盲目依賴, 甚至身心都受到傷害。

兒童營養健康決不是用藥補出來的, 而是均衡地吃出來的。 一旦出現營養素缺乏, 肯定是飲食出了問題。 家長首先要檢查給孩子的食物是否正確、種類是否合適、搭配是否科學。 找到問題後及時調整、糾正, 同時增加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物。 最後才能考慮暫時服用一些藥物來彌補體內已出現的不足。

●只要孩子沒病, 就不用檢查

豆豆又發燒了, 媽媽帶她去兒童醫院看病, 碰到了同班小朋友小宇和他的媽媽 。 小宇看上去很健康, 平時也很健壯, 不像生病的孩子。 豆豆媽問小宇的媽媽是怎麼回事, 小宇媽說:“我是來帶他體檢的!”“幼稚園不是體檢嗎?你怎麼還要帶他體檢?”豆豆媽很奇怪 。 “幼稚園體檢是上個月。這兩天不是天氣不穩定嗎?我怕孩子感冒,檢查檢查,以防萬一 ,圖個放心唄!”

許多爸爸媽媽們都認為,孩子沒有大病或者沒有明顯的症狀就沒必要去醫院。是啊,好好的 誰去醫院啊?但是這個觀念需要改變。體檢正在成為人們健康所需。尤其嬰幼兒自身抵抗力 較弱,易患各種疾病,而有些疾病開始時並不容易發現,孩子又不能清楚地表達,久而久之 ,嚴重了就不好治了。就像小宇媽,帶著孩子檢查檢查,圖個放心不是嗎?所以,家長除了 平時要注意孩子有無病症外,還要定期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體檢。

“幼稚園體檢是上個月。這兩天不是天氣不穩定嗎?我怕孩子感冒,檢查檢查,以防萬一 ,圖個放心唄!”

許多爸爸媽媽們都認為,孩子沒有大病或者沒有明顯的症狀就沒必要去醫院。是啊,好好的 誰去醫院啊?但是這個觀念需要改變。體檢正在成為人們健康所需。尤其嬰幼兒自身抵抗力 較弱,易患各種疾病,而有些疾病開始時並不容易發現,孩子又不能清楚地表達,久而久之 ,嚴重了就不好治了。就像小宇媽,帶著孩子檢查檢查,圖個放心不是嗎?所以,家長除了 平時要注意孩子有無病症外,還要定期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體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