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澳大利亞媽媽育子:為孩子量身定制的品行表

澳大利亞某城市一個普通的公園裡, 小孩子玩滑板, 被長椅絆住摔倒了, 孩子腿上破皮了, 但站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一下長椅有沒有被撞壞。 如果是被撞壞了, 孩子會帶著腿傷找到公園管理處主動繳罰款。

難道是澳大利亞人天生這麼自覺和善良嗎?帶著一個大問號, 我拜訪了幾個當地家庭。 我走汸的那幾個家庭, 每個家庭給我留下的印象都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管束與被管束的關係, 家庭氛圍很是輕鬆民主, 但是孩子卻並沒有恣意妄為, 他們表現出來的禮貌和謙遜足以打動每一個客人。

Advertisiment

我驚奇地發現每個家庭幾乎都繪製了記錄評價孩子的“品行表”, 儘管形式各樣, 但都張貼在家裡最明顯的位置。 一週一張, 內容大致有十幾頂:服從、禮節、寬廣、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克己、好學、善行。 孩子如果做了一件有積極意義的好事, 品行表上就會多一顆金星。 家長就會晩上悄悄準備一塊漂亮好吃的糕點, 放在孩子的床頭。

第二天早上, 孩子一睜開眼睛就會看到。 家長會對孩子說, 那是“精靈”送給他的禮物, 獎賞他做了一件對別人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是做了壞事, 第二天早上他就會發現他最喜歡的一件玩具不見了, 品行表上就會多了一顆黑色的星星。 這時家長就會告訴他, 那是因為做錯了事情受到“精靈”的懲罰。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脫下衣服不掛好而隨手亂放, 品行表肯定多了一顆黑色的星星。 家長就會讓衣服一直放若干天, 絕不會幫忙收拾的, 也不會拿出新衣服給他穿。 如果晩上睡覺前把房間整理整潔, 孩子不僅得到金星, “精靈”還會時常給他增添一些新玩具和書籍。 如果房間保持得不整潔, 孩子得到黑星的同時還會遭到“精靈”沒收東西的懲罰。 比如孩子把玩偶丟在床上不收拾好, “精靈”就把它藏起來, 使他幾天之內不能用這一玩具做遊戲。 每一個澳大利亞孩子的玩具、學習用品、漂亮衣服、書籍等都是用這種方式換來的。

一天, 在一個澳大利亞朋友家裡, 那家的孩子把一個珍貴的娃娃丟在了草坪上, 被小狗給晈壞了。

Advertisiment
她哭叫著把它拿到媽媽那裡。 媽媽抱起她, 並不安慰她, 只對著娃娃說, 你真可伶。 但是, 媽媽根本沒有給她買新的, 還教育她說:“把那麼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 這是多麼殘忍啊, 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 被老虎和獅子吃掉的話, 做媽媽的該有多麼心痛呀!”孩子認識到錯誤, 親手給自己畫了一顆黑乎乎的星星。

為了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行, 這個品行表會長年堅持, 每星期六數一下, 若金星多的話, 下周內就可得到和金星數相等的書、發帶、鮮果等各種禮物, 如果是黑星多, 就只好接受勞動的懲罰了, 一般是在院子裡除草鬆土等簡單勞動。

這些美德是學習成績、家庭背景、交際關係所無法替代的, 是孩子今後成就一切大事的根本素質。

Advertisiment
為孩子量身定制一張“品行表”意義非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