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澳醫生稱自然分娩不應宣導 令產婦受很大損傷

據澳大利亞《悉尼晨鋒報》9月11日報導, 澳大利亞一名婦科專家表示, 女性追求自然分娩往往會令骨盆底受到損害, 剖腹分娩能夠有效避免女性遭受這樣的痛苦, 因此, 避免醫生採取剖腹產的醫療政策應當受到譴責。

據報導, 悉尼大學泌尿婦科專家迪茨9月10日在一個會議上表示, 剖腹分娩在澳大利亞乃至全球均呈現上升趨勢, 這是由於孕婦年齡偏大和更多孕婦有超重的問題。 然而, 減少剖腹分娩的醫療指令將使這些孕婦面臨威脅。

迪茨表示, 許多醫療部門推行的政策旨在減少硬脊膜外麻醉術,

Advertisiment
如新南威爾士州推行的“面向自然分娩”政策。 但她認為這些做法有違醫德, 應當受到譴責。

迪茨的一份泌尿婦科研究顯示, 多達60%的婦女在陰☆禁☆道分娩過程中要借助產鉗, 並承受括約肌撕裂之苦。 但許多澳洲婦女在生產前並沒有被告知此事。 而且, 陰☆禁☆道分娩有30%至50%的機率造成骨盆底損害。

“人類分娩根本是一個生物力學不匹配現象, 因為陰☆禁☆道太小而嬰兒太大。 陰☆禁☆道分娩所造成的大部分損害會在產後逐漸顯露, 如子宮脫垂等。 ”迪茨說。

據報導, 新州一項醫療政策規定, 懷孕不足39周通常不採取選擇性剖腹產。 迪茨擔心, 這項醫療政策將導致大量死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