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激發孩子想像力最好的方式是讀書

我們都知道想像力對每個人的重要性, 孩子的想像力是什麼時候開始、形成和結束的呢?父母有必要刻意給孩子製造幻想環境來激發他的想像力嗎?

孩子剛出生時不會說話, 無法清晰地表達心中所想, 所以沒有人知道孩子的想像力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不過, 1977年,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梅爾澤夫博士(A.Meltzoff)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 發現出生僅40分鐘的小孩子, 就會模仿成人臉上的表情, 如吐舌頭、嘟嘴、把嘴張成“○”型等, 這表示他內在的認知系統已經在運作了^科學家因此推測, 孩子的想像力應該也同時啟動。

Advertisiment
因為模仿是個複雜的認知行為, 模仿者首先要先瞭解自己與被模仿者有哪些類似的器官, 再去想像對方動了哪裡, 讓他的外表改變了, 然後決定自己動哪個部位, 看看能不能得出跟對方一樣的結果來。 想像力不會結束, 也無需刻意打造。

人類的想像力沒有“結束”的時候, 父母不必擔心它會結束, 它本身就是大腦運作的一部分, 只要活著就會有想像力, 就能進到幻想的世界。

如果沒有想像力, 作家就寫不出動人的小說來, 沒有幻想, 我們就看不到那些精彩的科幻電影了。 想像是個不花錢的娛樂, 我們小時候沒有多餘的錢去看電影, 就常把聽來的電影情節編成故事, 演給同學看。 表演得好的同學, 老師就鼓勵他學習戲劇表演。

Advertisiment
民間的鄉野傳奇其實就是有閱歷的大人茶餘飯後的想像世界, 戲劇則是搬上舞臺的想像歷程, 所以閩南語中有句俗語“扮戲瘋, 看戲傻”, 因為一切都是假的。 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演的人和看的人都從戲中得到了心靈的滿足。 其實, 父母不必刻意為孩子打造幻想的空間來激發他的想像力, 只要不打壓、不限制就可以了。

小孩子分辨不清想像與現實

不過, 想像與現實之間的差別卻是一個重要的區分, 超越這個界限就變成妄想症了。 研究發現, 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大部分夢境(只有淺睡眠時的夢會記得一些), 就是害怕它與真實的世界混淆, 辨不清真假, 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小孩子就常誤把夢中或想像中的事情當成真實的,

Advertisiment
美國有套暢銷幾十年的漫畫書《Calvin & Hobbes》, 講的就是一個小孩子與他幻想的老虎朋友的故事。 我有很多朋友, 從小就愛這套書, 哪怕現在已經是教授了, 書架上還存有一兩本《Calvin & Hobbes》, 可見他們對童年幻想認同之深。

激發想像力最好的方式是讀書

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是用想像力虛構出來的, 例如聖誕老人。 西方國家的孩子常常要到八九歲後才逐漸瞭解, 世界上沒有乘著雪橇來送禮物的聖誕老人。 這個想像出來的故事是全社會所有人共同打造的, 所以小孩子才會對聖誕老人深信不疑。 事實上, 它已變成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了。 當孩子發現沒有聖誕老人時, 也就是他告別童年的時候。

激發孩子想像力最好的方式是給他讀書,

Advertisiment
給他提供幻想的材料。 但願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能維持豐富的想像力, 因為那是維持心靈健康的最佳良方, 赤子之心是無價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