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激發熱忱,改變世界

若問我為什麼要開辦青少年卡內基課程, 我也會歸因於“熱忱”。 而且, 很高興因此激發出許多青少年的熱忱, 讓他們未來可以發揮更多潛力。

1988年, 我到菲律賓參加卡內基亞太大會, 印尼地區的負責人告訴我, 他們用卡內基的方法帶領青少年活動, 反應很好。 我當時就想:“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想法, 我們為什麼不來試試看?”

卡內基雖然是我中年的再創業, 可是我一直沒把這個訓練當成賺錢的事業, 而是當成可以貢獻社會的志業, 希望幫助別人改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和工作發展。 幫助青少年朋友尤其有意義,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可塑性高, 如果他們在成長的階段就培養出溝通能力, 擁有自信、抗壓能力和熱忱, 為自己建立人生目標, 這對他們以後的發展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每年暑假, 我們在全臺灣各地開辦青少年和大專班, 有一兩千名年輕人來上課。 年輕孩子活潑好動, 帶他們要更有耐性, 還要想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熱忱是支持我們的一大動力。 由於卡內基所有講師的努力, 許多青少年學員在人際關係、學業表現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讓我們相信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熱忱會成就自己, 也會影響別人。 我有熱忱推動青少年卡內基, 以此啟發青少年的潛力, 帶動青少年的熱忱。 每次看到孩子分享自己的進步, 我都為他們高興,

Advertisiment
默默祝福, 這也支持我保持熱忱, 繼續影響更多年輕的孩子。

惠瑩還是初中生的時候, 第一次來卡內基上課。 她當時看起來並不出色, 上臺講起話來聲小如蚊, 老師在台下聽她講話, 都生怕她會太緊張而昏倒。

經過幾次上臺練習, 在老師和同學打氣支持下, 她表現得越來越好, 從能講幾句話進步到可以清楚講完一小段, 說話的時候不再瞄地上而敢看著對方, 大聲講出她的意見, 和同學相處也自在多了。

回到學校後, 上臺講話這件事不再困擾她, 而且, 她變得積極勇敢。 有一次, 班上一位同學犯錯, 班主任打算記過處理, 惠瑩想到同學被記過會留下不良記錄, 便熱心地主動找老師求情, 替同學爭取改過自新的機會。 老師也接受了惠瑩的意見。

Advertisiment
另一位老師知道後, 直誇她勇氣可嘉, 因為他們班主任向來一板一眼, 沒想到有人敢提出這樣的建議。 在我們接觸的年輕學員裡, 惠瑩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 她克服了自身的弱點, 對人的熱忱被激發出來, 心裡的想法也轉變成具體的行動, 甚至影響到同學的未來。 可見, 熱忱對個人、對群體的影響力非常深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