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可以艾灸。 濕熱體質, 是指濕熱流注于下焦, 主要表現小便短赤, 身重疲憊, 舌苔黃膩, 胃納不佳等。 臨床多見於濕熱痢疾, 濕熱泄瀉, 淋濁, 癃閉, 陰癢, 帶下, 下肢關節腫痛, 腳氣感染等症。 濕熱的治療, 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 濕重的化濕為主, 在治療選擇方面, 可用艾灸加艾葉薰蒸, 艾灸療法通過補充人體陽氣, 來調理體質, 是很好的方法。 陽氣進入體內, 會將濕邪和熱邪驅出體外。 做艾灸時有人皮膚上會有水氣出現, 這就是濕氣外排的表現。
2 濕熱體質艾灸的穴位
1、足三裡穴艾灸祛濕
Advertisiment
足三裡穴是位於外膝的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的位置, 艾灸10-15分鐘即可, 需堅持一段時間, 很快可以看到祛濕的效果。
2、豐隆穴艾灸祛濕
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 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 針對這個穴位祛濕, 效果較佳。 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濕。
3、解溪穴艾灸祛濕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 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 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 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鐘, 堅持一段時間, 能夠很好祛濕。
4、三元穴艾灸祛濕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 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 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 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鐘, 能夠幫助祛濕。
5、中脘穴艾灸祛濕
Advertisiment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 臍上4寸的位置上。 每天艾灸10-15分鐘, 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症狀, 同時有助於祛濕。
6、谷穴艾灸祛濕
合穀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 有“顏面合穀收”的說法, 當面部皮膚有紅血絲時, 可艾灸合穀穴, 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合穀穴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功能, 但體質較差者不宜給予強刺激, 孕婦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 拇指屈曲按下, 指尖所指處。
手法:艾灸距離穴位3-5釐米, 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紅即可, 10次為一療程。 每次艾灸10-15分鐘, 每天一次。
7、池穴艾灸祛濕
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 意為脈氣自四肢末端至此, 最為盛大, 猶如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風濕, 調理氣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煩滿,
Advertisiment
取穴: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
手法:用艾條灸每天1次, 每次10分鐘。
8、白穴艾灸祛濕
脾經的重要穴位。 和消化密切相關的兩條經脈, 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分別循行和相交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節內側, 距趾甲角0.1寸。
手法:艾條灸5-20分鐘。
3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 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 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 以免艾條移動, 不在穴位上, 徒傷皮肉, 浪費時間。 對於養生保健灸, 則要長期堅持, 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元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 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 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
Advertisiment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 很容易燃著, 因此, 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 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 以防艾炷翻滾脫落。 用艾條灸後, 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 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 在冬季要保暖, 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 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 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 局部燙傷可能起瘡, 產生灸瘡, 一定不要把瘡搞破, 如果已經破潰感染, 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 應按先背部後胸腹, 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