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塞諸塞州州立大學的阿模斯特分校, 一位名叫哈威的心理學教授對6000多名3-12歲兒童的行為、在校學業表現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長期追蹤調查後發現:家庭生活品質、親子關係等對小孩身心發展的影響程度甚于母親是否外出就業, “三歲前母親在外工作的小孩和生下就由其母親照管的小孩, 兩者的身心發展、語言能力及學業表現等並無明顯差異”。
親子陪伴的效果, 並不完全取決於陪伴時間的長短, 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陪伴的品質。
Advertisiment
本期專家:趙紅梅
花生米2分鐘育兒第3期
數說育兒
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兩種不同的陪伴方式, 各有利弊, 下面就由資料來告訴你真相。
權衡得失自己選擇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各有得失, 小編來給媽媽代言。
3%的媽媽任性全職到底
真心佩服3%的媽媽, 特強大特理(you)想(qian)。 近4成的媽媽在產假結束後會回歸職場;選擇7-24月返回職場的媽媽占整體比例的38%, 呈明顯遞減趨勢, 這部分麻麻主要是為寶寶的天然口糧的大事而儘量堅持, 在24個月以上出現了一個小高度, 很多麻麻希望陪伴寶寶到早脫或入園階段。
我好寶寶更好, 真沒裝
帶娃超級累還沒個人時間,
Advertisiment
4小時以上敢情你是時間魔法師
國外某研究在調查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統計表明:全職媽媽的陪伴時間僅多出1.5小時。 雖然職場媽媽的時間被工作分割了, 並過多沒有妨礙她們和寶寶的相處。
為何照顧寶寶的那位問題多
超過3成的媽媽認為最大的困擾是照顧寶寶的那位不用心或用錯心,
Advertisiment
親密就要肢體接觸
實踐證明, 不解釋。 一個關於保溫箱新生兒撫觸的實驗:研究人員若只是讓護士按時提供給新生兒所需的牛奶, 不和他們有任何接觸, 寶寶就不會生長, 但是如果每次餵養的時候抱起寶寶進行15分鐘的撫觸寶寶的生長表現會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