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士是位28歲的“辣媽”, 她的兒子小亮今年五歲, 最近她很為孩子身上發生的一件事苦惱。 “前段時間, 我表弟家的孩子東東來家裡住了幾天, 兩個孩子都五歲, 在一起為了幾件玩具鬧得很不愉快, 兩個小兄弟還動起手來。 我對兒子有點失望, 怎麼這麼小的孩子也會有嫉妒、攀比的心理?”孫女士問道。
原來, 東東父母前一段時間去岳父家辦點急事, 將東東帶到孫女士家暫住, 這期間正趕上東東過生日, 想著不讓孩子在生日時難過, 孫女士一家為東東訂蛋糕、買生日禮物、準備生日晚餐, 全家人一整天都在為東東的生日忙得不可開交。
Advertisiment
晚飯時, 大家為東東唱了生日歌, 東東開心極了, 整個晚上都大聲地笑著。 在東東生日期間, 小亮也收到了一件小禮物, 這份禮物是他之前給媽媽要卻沒給他買的文具盒, 但小亮拿到後並沒有特別開心。
晚飯後, 大家在客廳裡喝茶, 孫女士收拾完餐具, 看到客廳裡只有東東在玩車。 而小亮一人悶頭坐在臥室, 孫女士叫了幾聲沒有回應, 蹲下身一看, 小亮突然哭了。 哭聲中, 小亮告訴孫女士, 自己想要東東的生日禮物, 並且抱怨媽媽不關心他, 再也不想讓東東來自己家了。
孫女士哄了半天, 答應給小亮買相同的禮物, 小亮才停止哭聲。 但事情卻沒有結束, 在東東生日過後, 小亮卻故意排擠、欺負東東。
Advertisiment
[諮詢過程]
請理解孩子的本能反應
隨後, 孫女士帶著小亮一起來找到諮詢師。 小亮是個可愛聰明的小男孩, 笑起來十分陽光。
諮詢師:是不是因為東東在自己家而感到不愉快?
小亮很誠實地點點頭。
諮詢師:是不是因為媽媽那天一直在忙東東的生日派對, 沒時間關心你, 並且東東得到了大部分禮物, 你卻只得到了一點點禮物, 你覺得不公平, 所以你很難過又有點埋怨?
小亮又點了點頭。
諮詢師:小亮, 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感受, 你想知道這個詞是什麼嗎?這叫嫉妒。 你想要東東的禮物和大家的關注,
Advertisiment
諮詢師平靜地向小亮解釋發生的一切, 小亮睜大眼睛看著諮詢師似乎不太明白。
諮詢師:這種感覺很不好受, 大部分人都有過。 但你要知道媽媽是永遠最愛你的, 因為東東難得來家裡過生日, 媽媽對他照顧多一些, 對你關心不夠, 媽媽的確做得有些不對, 要向你道歉, 但你還記得你之前和東東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嗎?是不是非常愉快?
此時, 小亮的情緒已緩和很多, 孫女士也趁機主動向小亮道歉, 並表示今後不會有類似事情發生。
諮詢師:還記得去年你過生日的時候嗎?你收到了媽媽和外公外婆的什麼禮物呢?
小亮:是一輛漂亮的紅色跑車, 外公還送了我一個藍色小叉車。
諮詢師:你現在還喜歡這些禮物嗎?
Advertisiment
小亮:喜歡啊!
諮詢師:那就拿出來和東東一起玩吧, 看看哪輛賽車跑得快。
小亮:我的藍色小叉車就在家裡, 隨時待命!
諮詢到這裡, 小亮的負面情緒已經消失了。 “其實, 用‘排擠’、‘嫉妒’這樣的詞來解釋孩子的世界並不準確,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直觀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是一種本能反應, 不應該為此定義孩子的本性, 而是首先要孩子理解發生了什麼。 ”諮詢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