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媽媽發火寶寶才聽話?

兩歲多兒子讓麗秋感到很沮喪和挫折, 她每天總是要為一些事情對兒子大發脾氣, 如不好好吃飯、要在戶外玩更久、吵著要買玩具等。 只要有事不如他的意, 他就不停地吵和哭鬧, 講道理和安撫都沒有用。 最後, 不是麗秋妥協, 就是她大發脾氣之後兒子妥協。 有時, 她會抱怨兒子不好管教。 其實, 這並不是孩子的錯, 而是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幼兒不聽話的心理分析

俗話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幼兒開始學會用哭鬧或吵鬧的方式來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他不像嬰兒那麼容易滿足, 也不像6歲以上的兒童可以講道理,

Advertisiment
所以許多父母會覺得孩子在兩、三歲時逆反性強, 威脅利誘、好話歹說都沒有用, 便搞不懂這麼小的孩子為何會如此難纏。

我們可以接受嬰兒用哭鬧表達情感和需求, 許多幼兒表達能力有限, 在需求沒有獲得滿足不知如何表達時, 就退化成嬰兒的哭鬧行為。 這時他的情緒和行為的表現還停留在嬰兒期。

照顧者教養方式不一致也容易造成幼兒的哭鬧行為。 負責照顧孩子的爺爺奶奶、父母或保姆回應他哭鬧的方式有所不一樣, 如只要他一哭鬧, 爺爺奶奶就順著他, 他心想:“這招應該對父母也有用。 ”

孩子的行為都是習得的, 就是透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增強的, 他可能看到其他孩子用這種方式使父母屈服,

Advertisiment
或者他嘗試用說的方式沒用, 但只要一哭鬧就有用, 會增強他哭鬧行為的動機, 他心想:“上次這樣有用, 這次也會有用。 ”

騰訊育兒專家微觀點

負面親子互動模式形成

父母希望孩子能“聽話”和“懂事”, 按照父母的想法和方式去做或不做某些行為, 如好好吃飯、上床睡覺、收拾玩具、不在購物時吵鬧, 父母會先嘗試用說服、勸告、指導等對待成人的方式, 但發現孩子不聽從、甚至哭鬧得更厲害時往往會變得憤怒, 開始大聲斥責或打罵, 這樣孩子才勉強屈服。

你會發現這樣的管教和互動方式, 一次、兩次之後逐漸形成習慣和模式, 對孩子的不聽話或哭鬧, 你很快生氣和斥責, 手段和力度越來越狠才會奏效。 孩子也無法學習主動遵守行為規則,

Advertisiment
等到你發脾氣時才聽從或勉強就範。 如此迴圈下去, 你會變得易激怒和情緒激動, 孩子則變成只有你生氣或懲罰他才會聽話。

這樣, 孩子未來的心理素質會較低落, 他無法有效地表達和控制情緒與行為, 呈兩極化表現, 一是容易害怕你或別人生氣, 性格會過度順從和軟弱, 容易被別人控制, 長大後害怕權威、沒有自信, 另一則是逆反性強, 和你一樣動不動就生氣, 對人有敵意、無法適應學校或社會規則, 進入青春期後會更明顯。 所以, 父母發脾氣迫使孩子聽話的方式是雙輸局面, 你需要先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才能改變親子的負面互動模式。

父母要學會因齡施教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要隨著他的年齡和心理發展而有所變化。

Advertisiment
你會覺得孩子為何講道理不聽, 可能是你太高估孩子的理解和控制能力。 幼兒對語言和事物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且不深刻, 對於你所說的:“你如果再怎樣就會如何”, 這樣的後果思考較有限, 當你和他說更早之前的事情, 或者下次要怎樣, 也是效果有限。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要遵循“因齡施教”的原則, 按照他能夠理解和感受的水準。 心理學家L.W.Stern認為0~6歲的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相當於哺乳動物到原始人類, 也有人開玩笑地認為要把幼兒當小貓或小狗養。 對幼兒來說, 父母使用“權威”方式會較有效, 對他有更強的理解和掌握, 給予正確行為的指導和引導, 而不是對待青少年孩子的“民主”方式, 給他更多的自由和選擇。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善用情緒的力量

聖經裡有句話說:“生氣卻不要犯罪, 不可含怒到日落”, 也提到“父母不要惹兒女的氣”。 父母對孩子不聽話或不良行為感到生氣, 這是正常的情緒現象, 但是你如何表現你的情緒卻很重要。 如果你是用指責、威脅、暴力、虐待的行為, 將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 因此, 你要採取對孩子有影響力和產生效用的合理方式, 避免引發孩子的憤怒、懼怕、怨恨或失望等負面情緒, 積累成內心的創傷和陰影。 你需要掌握以下5個原則, 讓你的生氣發揮出正面積極的效果。

●指出清楚明確的行為, 讓孩子明白你生氣是針對他的某些行為, 如破壞玩具、在馬路上亂跑等, 而不是針對他這個人或不喜歡他, 如罵他是壞孩子、不乖等。 同時,你用的詞句越簡短越有效。

●針對他現在的行為,要讓孩子知道你生氣的是因為他現在的某些行為,並在行為發生後立即採取相應措施,而不是針對他以前的行為。若過了很久才處理,孩子無法理解你現在為何生氣。

●配合適當的肢體語言,孩子要等到你發脾氣的時候才聽話,可能是因為你在之前的指導時,缺乏配合的肢體語言,所以,你要學會使用適當的肢體動作來增強效果,如管教時臉部表情要嚴肅,說話時語氣要肯定和堅決。

●表達你期望他的行為,明確地指出你期待他現在立即去做或者立即要停止的行為,而不是批判性的威脅、恐嚇、指責、謾駡等,這樣只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對他行為改變沒有任何幫助。

●表現憤怒前先暫停一下,當你要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和憤怒,先暫停3分鐘想一下,你為何要生氣,是他哪些行為以及這行為對他自己或他人造成了哪些影響,你要用什麼方式表現會更有效,以及這樣做的結果會如何。

父母能夠用愛和智慧來引導孩子,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水準,針對他現在的具體行為,給予立即期待行為的指導,這樣才能達到父母輕鬆教養和孩子快樂成長的雙贏。

同時,你用的詞句越簡短越有效。

●針對他現在的行為,要讓孩子知道你生氣的是因為他現在的某些行為,並在行為發生後立即採取相應措施,而不是針對他以前的行為。若過了很久才處理,孩子無法理解你現在為何生氣。

●配合適當的肢體語言,孩子要等到你發脾氣的時候才聽話,可能是因為你在之前的指導時,缺乏配合的肢體語言,所以,你要學會使用適當的肢體動作來增強效果,如管教時臉部表情要嚴肅,說話時語氣要肯定和堅決。

●表達你期望他的行為,明確地指出你期待他現在立即去做或者立即要停止的行為,而不是批判性的威脅、恐嚇、指責、謾駡等,這樣只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對他行為改變沒有任何幫助。

●表現憤怒前先暫停一下,當你要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和憤怒,先暫停3分鐘想一下,你為何要生氣,是他哪些行為以及這行為對他自己或他人造成了哪些影響,你要用什麼方式表現會更有效,以及這樣做的結果會如何。

父母能夠用愛和智慧來引導孩子,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水準,針對他現在的具體行為,給予立即期待行為的指導,這樣才能達到父母輕鬆教養和孩子快樂成長的雙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