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嬰兒會吐泡泡

一、嬰兒吐泡泡因為唾液腺發育越來越完善

嬰兒吐泡泡其實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並不是生病了。 因為寶寶唾液腺發育越來越完善, 分離越來越多的唾液, 然而這時的小寶寶還不太會吞咽, 所以增多的唾液有時寶寶會以泡泡的形式排出, 也屬於寶寶的口水。 3月大的嬰兒因為唾液分泌不斷增多, 所以這階段吐泡泡的現象最為明顯, 寶寶如果沒發燒也不咳嗽, 那說明發育沒有任何問題。

二、嬰兒萌芽期間常流口水、吐泡泡

寶寶第二個流口水的高峰期時長牙期, 這是寶寶流口水最頻繁的時期。 當寶寶乳牙萌出時,

Advertisiment
小牙頂出牙齦往外生長, 牙齦組織會產生輕度不適, 刺激牙齦上的神經, 反射性的增加唾液的分泌。 隨著寶寶生長發育, 流口水的現象也會逐漸小時, 尤其是發育較快的寶寶到了一歲半就不會流口水了, 其他大多數是在2歲之前, 伴隨肌肉運動功能逐漸成熟, 寶寶能有效控制吞咽動作後, 嘴角就不會再流口水也不會吐泡泡了。

三、口水對寶寶成長的作用

1.雖然寶寶口水一直流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情, 但是口水最寶寶成長的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

2.口水對長牙期的寶寶來講, 能潤滑被牙齒突破的牙肉組織, 減少牙齒周圍發炎的幾率。

3.口水可有效保持嬰兒口腔潮濕

4.口水不僅能刺激寶寶味蕾, 也是促進寶寶完成吞咽動作的潤滑劑

Advertisiment

5.寶寶流口水有助促進嘴唇和舌頭的活動, 促進寶寶說話

6.口水能保持寶寶口輕和牙齒的清潔, 口水在牙齒上形成的一層無細胞成分的薄膜具有抗菌作用, 有助於防範寶寶蛀牙的發生。

四、寶寶流口水、吐泡泡, 新媽媽該怎麼護理?

1.雖然嬰兒吐泡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過也不並代表媽媽們就可以完全忽視, 任由其“飛流直下三千尺”。 寶寶流的口水、吐的泡泡會將嘴角周圍及脖子、前胸等地方弄濕, 如果媽媽沒有及時幫忙擦乾淨, 讓寶寶的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的狀態, 可是很容易引發一些皮膚類的疾病問題哦。 此外, 唾液呈酸性, 內含消化酶及其他物質, 因為口腔裡有粘膜保護, 就不容易侵犯的深層,

Advertisiment
但口水若外流到皮膚, 很容易腐蝕皮膚表面的角質層, 造成皮膚發炎, 引起濕疹等小兒皮膚病。 因此, 新媽媽們要及時查看寶寶的衣服是否被口水弄濕, 然後及時更換, 或者給寶寶的衣服上墊一塊質地柔軟口水巾, 勤更換勤清洗。

2.寶寶身上口水常流到的地方, 媽媽要經常用溫水清洗, 然後塗上油脂, 比如下巴的頸部的皮膚。 若寶寶流口水的症狀很嚴重, 那就得去醫院看看了, 檢查寶寶是否有口腔異常疾病, 吞咽功能發育是否正常。

3.4個多月的寶寶開始萌芽時, 也是流口水的高峰期, 媽媽們可以準備一些磨牙棒、磨牙餅乾給寶寶咬, 不僅緩解牙床不適, 也能讓口水流的少些。

4.寶寶流口水了照樣能趴著睡覺, 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Advertisiment
只要媽媽勤換洗枕頭就好, 避免滋生細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