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孩子在問題中成長?

孩子如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可以給這個問題比較全面的答案:

發展的更高需求時常與當前狀態產生衝突

用蒙台梭利的話說, 孩子生而具有一定的“精神胚胎”, 這個胚胎就像種子的胚一樣, 會指引孩子按照一定的程式向前發展, 什麼時候開始吃手、什麼時候喜歡扔東西、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等, 都是在這個內在“程式”的指引下進行的, 甚至不以孩子的意志為轉移。 但這種更高級的發展需求常常與孩子當前的狀態發生衝突, 讓孩子面對新的發展挑戰, 一方面需要他突破原來的心理舒適域, 另一方面要習得新的技能,

Advertisiment
這些內外壓力勢必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這樣那樣的震盪, 引發這樣那樣的異常行為表現, 形成育兒中的“問題”。 比如, 當孩子想開口說話又表達不出來的時候, 很可能變得非常急躁, 甚至喜歡用摔東西、打人、撒潑打滾來主張自己的需求。 這對於不瞭解孩子真實需要的父母來說, 便是孩子變得“不聽話”了, “脾氣大”了。

社會化進程尚未充分展開, 社會規範的約束尚比較薄弱

孩子的心理發展, 是以個體的形態展開的, 但人作為社會性的動物, 它的行為方式還有一個群體生活的維度。 孩子要成為一個“正常”的個體, 還要經歷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通過習得社會規範來完成的, 但對於孩子而言,

Advertisiment
他們的生活閱歷決定了這個社會化的過程尚未完全展開, 所以他們的行為更多的是受自身心理發展規律支配的。 由於受社會性的約束比較薄弱, 自然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自我中心”行為, 比如, 他對自己的所有權有了主張後, 為了維護自己的所有權, 可能會拒絕分享, 而不懂得社會規範是期待他合作與分享的, 這個時候, 不懂得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的父母便可能認為孩子變得“自私”了。

自我主張日漸增多, 但問題解決技能比較局限

孩子的成長過程, 往往也是自我意識漸漸產生並不斷發展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逐漸有了這樣那樣的主張和想法, 但另一方面, 周圍的世界又不總是按照他的意志運轉的, 碰壁之後,

Advertisiment
由於他的心理調控能力還沒有充分發展, 亦不懂得以符合社會規範的原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很容易出現相對極端的問題解決方式, 比如, 當孩子發現別人的某個東西很好玩時, 如果別人不給他玩, 便可能作出搶奪的行為。

先天遺傳的神經類型各有優長劣短

孩子生而具有某種神經類型, 神經類型雖然沒有好壞之分, 但不同的神經類型各有優長劣短。 對於成人來說, 我們可以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有意識地修正自己神經類型的某些短板, 但對於孩子來說, 由於他們的生命歷程還沒有充分展開, 遺傳自父母的神經類型對他們的行為傾向往往有著更大的影響。 這樣, 抑鬱質的孩子就可能在公眾場合放不開,

Advertisiment
出現拒絕跟別人交往、不敢當眾表達等內向行為, 多血質的孩子則可能過於外向、喜歡打打鬧鬧、“作天作地”……這些有悖於正常狀態的行為, 也可能成為父母眼中的“問題”。

表達需求的方式往往令人費解

孩子的心思雖然簡單, 表達的方式卻可能令人費解。 幼小的他們或者不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描述自己的感受, 或者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 因而有了什麼需求, 他們更容易通過其他途徑來間接地表達。 比如, 當他們需要我們陪伴的時候, 可能會故意搗鬼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當他們想逃避某個任務時, 可能會通過說謊來找各種藉口……如果此時我們的反應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 直接去制止他們的行為, 則孩子可能就會感到不被理解,

Advertisiment
進而更加沮喪, 更加變本加厲地折騰我們。 父母如果不瞭解這一點, 也可能會覺得孩子出現了“問題”。

由此可見, 孩子的成長幾乎就是伴隨各種“問題”展開的。 瞭解了這一點, 我們就不妨放棄那些過於完美的期待, 認識到這些讓人棘手的“育兒問題”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可回避的“成長痛”, “問題”的存在不是我們的失敗, 也不是孩子本身的不完美, 而是孩子在以正常的節奏成長的標誌。 而且, 樂觀一點來看, 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幫助孩子成長的契機, 因為“問題”中隱含著孩子心理發育的進步和更高的發展需求, 值得我們心懷美好的期待。 比如, 孩子突然變得黏人了, 表面上是更“難纏”了, 但家庭教育專家小巫卻認為, 實際這蘊涵著孩子的進步,說明孩子的判斷力和選擇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他能夠判斷自己單獨做事與跟媽媽在一起的不同,也有能力作出讓自己更快樂的選擇――跟媽媽在一起!

實際這蘊涵著孩子的進步,說明孩子的判斷力和選擇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他能夠判斷自己單獨做事與跟媽媽在一起的不同,也有能力作出讓自己更快樂的選擇――跟媽媽在一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