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孩子需要聽些可怕的故事?

在我12歲的時候, 鬼使神差般, 我竟然看完了《鬼哭神嚎》(The Amityville Horror)這本小說。 除了依稀記得那是一間鬧鬼的房子, 毀掉了一個無辜的人家之外,

Advertisiment
我沒記住任何情節, 但我至今無法忘記, 那時捧著書一頁一頁翻看時, 我內心那種極度的害怕和恐懼。


(The Amityville Horror英文版封面)

那麼問題來了——我為什麼要讓自己經歷這種極度的恐懼?那個時候我讀初中, 有一種強烈的炫耀欲, 在堅持讀完它的過程中, 我都在想像,

Advertisiment
我該怎麼向我的朋友炫耀我的勇氣。 不過我也知道, 我讀到的這些東西——鬧鬼的房子、陰魂不散的冤魂等等, 在現實中(起碼是白天)是不存在的, 相比之下, 學校可比這個恐怖多了。

你認為的“驚嚇”, 恰是孩子減壓的一種方式

雖然很多家長都更願意給孩子搭建一個溫暖的天堂般的成長環境, 但讓孩子適當接觸這種恐怖文學, 其實對他們的成長大有裨益。 G.G.Silverman, 一個擅長寫僵屍主題小說的西雅圖作家, 從8歲開始, 就對恐怖故事非常癡迷, 她曾經這麼說:

“很多人把看恐怖故事書當成一種刺激, 我也是, 這對於減輕壓力非常有用。 在今天, 不僅是大人, 小孩也有很多壓力和害怕。 他們需要把在學校感受到的壓抑, 轉移到更恐怖的東西——比如怪獸、僵屍等上面去。

Advertisiment
只有這樣, 他們才會知道, 日常生活中的恐懼太小兒科了, 不值得放在眼裡。 ”

換言之, 通過閱讀恐怖故事, 孩子能夠學會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 進而面對生活中造成自己恐懼情緒的源頭, 即使書裡的情節經常把他們嚇得發抖。 我們需要這種刺激感, 我們需要作者帶領我們主動接近危險, 帶領我們拼盡全力並最終戰勝危險!這種舒暢的感覺, 並不是其他文學所能比擬的。

要變勇敢, 請先穿越黑暗地帶

童話故事, 是孩子們接觸恐怖文學的第一站。 童話並不總是美好的——今天孩子看到的“白雪公主”、“長髮公主”等故事, 已經做了很多“潤色”。

在格林兄弟寫的原版故事中, 中世紀的道德色彩、關於人性的描寫更加濃重,

Advertisiment
還以“白雪公主”為例, 原版故事中並沒有迪士尼電影裡浪漫的“真愛之吻”——當王子趕到時, 白雪公主已經死去, 王子和他的僕人把白雪公主的屍體運往王宮, 路上因為馬車顛簸, 陰錯陽差把公主喉嚨裡的蘋果摔了出來。 白雪公主的母親受邀參加了女兒的婚禮, 被命令穿上滾燙的鐵靴子跳舞, 直到死去……

Advertisiment

(格林童話中“白雪公主”一章插圖)

在格林兄弟筆下, 關於野獸, 或者天真無辜的人和黑暗森林/邪惡城堡做鬥爭的故事, 通常都以慘烈的結果落幕, 結局也並不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當代作家或電視製作人, 只保留了這些童話中較為陽光的一面, 但“人對抗黑暗”這種模式卻一直延續至今, 並且大受歡迎。

一言以蔽之, 誠如《一個黑暗恐怖的故事》(A Tale Dark and Grimm)作者Adam Gidwitz所說, “一個人想要找到最聰明的智慧, 就必須穿過最黑暗的地帶。 然而穿過最黑暗的地帶是沒有任何指引的。 有的只是勇氣。 ”雖然很多人認為童話和現實相差甚遠, 但格林文學所揭示出的人在極端狀態下的勇氣、黑暗世界的無序甚至絕望等, 依然值得今天的孩子品讀。


(A Tale Darkand Grimm英文版封面)

體驗奇幻之旅,學會嘲笑恐懼

等孩子們再大一點,他們會開始喜歡《哈利·波特》,喜歡《暮光之城》系列。書裡的伏地魔是恐怖的、吸血鬼是恐怖的、攝魂怪是恐怖的,但年輕的小讀者們還是為之瘋狂,因為他們可以感覺到到自己和書中的角色是一體的,間接體會另一種人生和情感。當書看完了,他們也“死裡逃生”了。

《雞皮疙瘩》(Goosebumpsseries)的作者R.L. Stine有一次在採訪上說到自己對恐怖文學的態度,正好可以形容孩子們的這種心境:“孩子們喜歡被嚇到,但他們又不喜歡太害怕。恐怖文學提供了一個過渡地帶,讓孩子學會嘲笑恐懼,甚至對恐懼視而不見。他們最終會放下書,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的。”

“恐怖故事在兒童的情感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澳大利亞蘭登書屋兒童圖書的主管Lindsay Knight曾寫道,“孩子們需要真正體驗一次奇幻之旅,盡力地想像,不顧一切後果,恐怖故事讓孩子們學會辨別,進而控制自己的黑暗情緒,是一種很好的心理應對機制。”

孩子需要安全,但更需要多元

但這不意味著,你需要馬上給孩子講一個恐怖的鬼故事,如果你不確定他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孩子天生能夠畫出可怕的東西,怪獸、魔鬼……簡直信手拈來。但在他們打開這個另類的文學之門前,他們需要知道,鬼怪並不真的存在,每個人的成長都依賴於真實世界裡持續的安全感。你需要確定,你的孩子已經知道,閱讀恐怖故事書,只是一次有點特別的參觀,在這個地方,會有些不可能存在的東西突然地、暫時地出現。

焦慮、悲傷、迷惑、驚訝、生氣……孩子看完恐怖故事之後,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到現實中來,從而教會自己處理或控制對恐懼的反應。而父母的工作就是去理解這一點,然後邀請孩子一起討論、做出選擇,同時也要準備大量的故事書以供孩子使用,最後就是經常開著燈。

最後,和所有家長共勉,在孩子成長和情感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不能一味保護他們。情感是需要探索的,他們需要一個有安全感的家,但也需要父母給與自己更多元的選擇,去開拓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依然值得今天的孩子品讀。


(A Tale Darkand Grimm英文版封面)

體驗奇幻之旅,學會嘲笑恐懼

等孩子們再大一點,他們會開始喜歡《哈利·波特》,喜歡《暮光之城》系列。書裡的伏地魔是恐怖的、吸血鬼是恐怖的、攝魂怪是恐怖的,但年輕的小讀者們還是為之瘋狂,因為他們可以感覺到到自己和書中的角色是一體的,間接體會另一種人生和情感。當書看完了,他們也“死裡逃生”了。

《雞皮疙瘩》(Goosebumpsseries)的作者R.L. Stine有一次在採訪上說到自己對恐怖文學的態度,正好可以形容孩子們的這種心境:“孩子們喜歡被嚇到,但他們又不喜歡太害怕。恐怖文學提供了一個過渡地帶,讓孩子學會嘲笑恐懼,甚至對恐懼視而不見。他們最終會放下書,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的。”

“恐怖故事在兒童的情感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澳大利亞蘭登書屋兒童圖書的主管Lindsay Knight曾寫道,“孩子們需要真正體驗一次奇幻之旅,盡力地想像,不顧一切後果,恐怖故事讓孩子們學會辨別,進而控制自己的黑暗情緒,是一種很好的心理應對機制。”

孩子需要安全,但更需要多元

但這不意味著,你需要馬上給孩子講一個恐怖的鬼故事,如果你不確定他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孩子天生能夠畫出可怕的東西,怪獸、魔鬼……簡直信手拈來。但在他們打開這個另類的文學之門前,他們需要知道,鬼怪並不真的存在,每個人的成長都依賴於真實世界裡持續的安全感。你需要確定,你的孩子已經知道,閱讀恐怖故事書,只是一次有點特別的參觀,在這個地方,會有些不可能存在的東西突然地、暫時地出現。

焦慮、悲傷、迷惑、驚訝、生氣……孩子看完恐怖故事之後,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到現實中來,從而教會自己處理或控制對恐懼的反應。而父母的工作就是去理解這一點,然後邀請孩子一起討論、做出選擇,同時也要準備大量的故事書以供孩子使用,最後就是經常開著燈。

最後,和所有家長共勉,在孩子成長和情感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不能一味保護他們。情感是需要探索的,他們需要一個有安全感的家,但也需要父母給與自己更多元的選擇,去開拓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