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為什麼寶寶一到2歲就變“壞”

所謂的兩歲反抗期, 其實時間不一定局限在2歲。 這是一個從1歲半到3歲多的範圍, 不同孩子“鬧”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不!不要!我就不要!”

這階段的孩子最喜歡說的話, 首先就是“不!”還有就是“我自己來!”或者經常自呼其名, 說“寶寶(自己的小名)要這個!”“寶寶不要那個!”所以, 2歲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發展階段, 並不是你的孩子特別淘氣, 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別有問題。

◎公開場合滿地撒潑打滾

父母還會發現,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會掙脫你的手去做你不讓他做的事, 甚至會開始用他那極其有限的詞彙開始和你頂嘴!至於他在公開場合的“坐地炮”或者撒潑打滾,

Advertisiment
更是家長記憶中的噩夢。

為什麼寶寶一到2歲就變“壞”?

兩歲反抗期之所以稱為“可怕”, 其實是由於父母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造成的。 如果你有充分的準備, “terrible

twos”其實並不可怕。

◎2歲迎來第一波反抗期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 這個階段孩子的“造反”其實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這時孩子的叫嚷並不是不服從父母的表現。 從2歲到4歲的這個困難階段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 有時人們更傾向於將這一階段稱為“獨立階段”。 這裡的獨立並不意味著反抗, 而是與周圍劃分界限, 使自己脫離出來並逐漸變得獨立。

◎青春期是第二波叛逆期

這種意志會促使孩子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自己,

Advertisiment
他們會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自己的需求與願望區別於其他任何人。 在青春期, 孩子還會經歷第二個、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賭氣階段, 經過這個階段以後, 孩子們不僅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同時還擁有著獨立的個性。

面對家中的“獨立小將”父母該如何做?

例:明明高高興興地在浴室裡擺弄著浴液、洗髮香波之類的瓶瓶罐罐, 父母卻出其不意地闖了進來, 開始訓斥。 孩子的委屈與絕望的感覺立即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內心的恐懼在此時更加劇了他絕望無助與憤怒的程度。 然後他開始哇哇大哭、滿地打滾。 父母反而只能無奈地站在那、束手無策。

其實, 家長如果按照以下的方法認真努力並對症下藥的話,

Advertisiment
也許可以減少麻煩發生的頻率:

1.採取妥協

家長過多的限制在安慰階段沒有好處, 但也不能一味地順從孩子。 其實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達到妥協的目的, 比如“果醬沒有了, 一會吃完早飯咱們一起去買, 好不好?”

“媽媽現在不能陪你玩, 等一會洗完碗了我就來”之類。

2.劃定自由空間與界限

孩子為了認識世界和掌握新的能力, 需要自己的自由空間。 因此應該盡可能少給他們劃定界限, 但同時要堅持不懈地執行這些限定, 而且還要在孩子平靜的時候, 認真地解釋這些限定的必要性給孩子聽。

3.幫助孩子做決定

棒棒糖, 巧克力還是冰淇淋?小孩子面對這麼多選擇會不知所措, 因此大人的任務是提供兩種,

Advertisiment
最多三種的可能性供孩子選擇。 如果有很多孩子在一起, 那還可以進行討論來決定。

4.與孩子進行可信賴的溝通

孩子對父母的行為評價越高, 反抗就會越少。 孩子賭氣階段的衝突一旦出現後就很難中止。 這時, 父母應以儘量平靜的語氣和儘量少的話語去向孩子解釋為什麼要配合父母, 如果這種方法不可行時, 父母也可以選擇在孩子哭鬧時抱緊他, 因為這時孩子需要的是親近和安慰。

過了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帶給父母什麼驚喜?

家長請一定記住,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狂躁症並不是針對父母, 它是一種自我欠缺狀態下的不知所措的驚慌表現。 這種伴隨著衝突、攻擊性的自我意識階段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dvertisiment
在經歷了這個階段後, 孩子會逐漸懂得:

1.其他人的需求與願望和自己不同;

2.因此需要妥協與退讓, 但這並沒有任何危害, 無論如何, 我還是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

3.我不是全能的, 正因為如此, 人們才能夠互相賴以生存;

4.矛盾會導致緊張與對立, 但我可以承受這種緊張與對立, 而並非一定要找個途徑來發洩;

5.即便是在我大喊大叫的時候, 爸爸媽媽也是愛我的;

6.一切過去以後, 我和父母之間還是那麼深地愛著對方, 或許愛得更深;

7.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 也可以變得很乖。

尾語

在多數情況下, 孩子是非常可愛的。

孩子需要我們的愛, 需要從我們的眼中看到自己是”好“的。 所以, 請從正面關注孩子!

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 給予孩子充分鼓勵,忽視孩子那些不重要的失誤吧。

給予孩子充分鼓勵,忽視孩子那些不重要的失誤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