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超過二十億個小孩的爸媽都在問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的小孩講不聽!」
小時候叫他吃飯他說要喝飲料, 一碗蒸蛋吃半小時, 叫他洗澡一定要用吼的;上學後, 功課從來不主動寫完, 叫他不要玩電動還是皮皮的繼續玩, 跟他說上課要專心, 走出門就忘得一乾二淨;等到變成青少年, 問話沒在回, 做家事叫不動, 要求功課不要墊底還嗆我管太多。
這些叫不動的小屁孩行為, 怎能怪爸媽愛生氣!
超級乖小孩都剛好沒生在我家。 正常小孩的問題行為層出不窮, 只要是養過小孩的人肯定上演過, 忍不住對小孩壞行為發怒大吼,
Advertisiment
這種兩敗俱傷、心力交瘁的崩潰育兒惡性循環, 何時能停止?
孩子為何講不聽?
5種卡關, 讓孩子根本做不到
說起來小孩其實有點被冤枉, 大人不斷的從教養書上學「N招說話術」、「避開錯誤句型」, 卻未曾去理解親子溝通之所以會失效, 正是大人單向檢討自己應該怎麽說, 但未從孩子的出發點去思考, 親子溝通可能的五大卡關:
■聽不懂:爸媽說的話超出孩子認知範圍。 比方叫一個五歲小孩去「反省」, 他頭上會冒出很多問號, 因為大腦中掌控反思能力的前額葉區尚未發展成熟, 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反省」。
Advertisiment
■做不到:當爸媽一次拋出太多訊息, 孩子無法一次到位。 「要出門了啦, 還在慢吞吞, 電視趕快關掉、穿藍色那件外套、襪子在床上……趕快, 你只有十分鐘!」當時間緊迫時, 大人如機關槍般一口氣拋出五、六個訊息, 但孩子的腦袋記不住, 有抓住的通常只有最後那一句!
■答不出來:大人氣頭上說話, 孩子不知怎麼回應。 爸媽有時會有天外飛來的哲學家問句, 比如盛怒當下問小孩:「為什麼你不讓我當一個好媽媽?」「你為什麼不當一個堂堂正正的好哥哥?」憑良心說, 這類問題真的有答案嗎?
■聽不進去:反覆叨念, 孩子自然當成背景音樂。 「這題你明明就會卻寫錯, 還說你有檢查, 做事情跟你爸一樣,
Advertisiment
■被誤會:爸媽不給機會說明, 孩子乾脆關閉溝通大門。 「王小明, 跟你說不要打架, 你今天在學校為什麼打架, 沒收ipad三天!」「爸!那是因為……」「還狡辯!馬上沒收!」王小明沒機會把話說完, 他是為被欺負的同學打抱不平, 他自己早就後悔了。 但王小明沒說話餘地, 已經被貼上壞小孩標籤。
因此, 爸媽想要真正說對話, 不能只顧發洩自己的情緒, 沒有注意到孩子當下是否準確接收到訊息, 一定得轉個方向、摒除本位思考, 瞭解「顧客」需求, 從分齡的發展理論、腦科學、性別差異、心理學、父母效能學等科學根據,
Advertisiment
解決衝突第一步:
先自問「孩子為什麼做不到」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周育如提醒, 教養遇到難題, 父母應先自問「為什麼孩子做不到」, 而非先問「該怎麼教」。 因為搞不懂「為什麽」, 卻一直丟出「該怎麼教」的各種策略, 很可能下錯藥, 完全無效, 只會讓親子溝通愈來愈挫折。
綜整發展理論與專家採訪, 若將孩子的年段切成「學前、學齡跟青少年」三個階段, 可歸納出該年段對應的發展任務:學前是「耐挫力」的練習;學齡階段重點是「跟學習紀律相關的自我管理」;邁入青少年最大的挑戰則是「自我認同與評價」。
而孩子分齡的行為和管教狀況題,
Advertisiment
親職專家李顯文回想兩個女兒小學低年級時, 她們一家喬居馬來西亞, 午後的雷雨降溫過快容易著涼, 因此一下雨, 她會希望她們養成關掉冷氣的習慣。
解決衝突第二步:
孩子長大,爸媽也要懂得換身分
此外,爸媽除了從科學角度來理解孩子的狀態,也要跟著孩子長大、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才能找到親子互動的最佳舞步。學前兒需要從往外探索中找到自我肯定,因此爸媽是示範好行為、給予適切讚美的「教練」;學齡兒需要一些策略當鷹架,不斷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跟內在動機,因此爸媽是協助者「顧問」的角色;青少年追求自主跟自我瞭解,爸媽則是稍稍往後退的「盟友」角色,在信任基礎下幫助孩子成長。
爸媽在盛怒之下說出的不恰當管教語句,比不說還糟,因此,爸媽「戒吼」是開啟親子溝通誠意的第一扇大門。心理學教授艾克曼(Paul Ekman)在《心理學家的面相術》中提到,當情緒壓過理智,大腦會經歷一段「情緒不反應期」,這段期間大腦無法接受不符合當下情緒的資訊,如果不反應期只有短短的幾秒鐘,則可迅速將注意力放在眼前問題做出反應;但若不反應期太久,則會出現不適當的情緒化行為,讓人充滿偏見,除非能覺察到自己的不反應期,才有機會重新找回理智。
說話術像丟接球,說了還要記得聆聽對方的回應。黃偉俐診所心理師陳品皓提醒,「溝通」是指彼此「雙向」交換訊息的行為,不是由爸媽「單向」告知、發出指令要求孩子聽話執行,因此孩子的感受跟想法必須得到相當程度的平等重視,「爸媽真要學溝通,就得先選擇自己的姿態,是高高在上、還是蹲下來目光跟孩子直視。」
有效溝通大關鍵
記得跟孩子說好話要比壞話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中心主治醫師羅筠說,很少有親子關係會因為某一句話的失誤而永遠打結,若雙方互動不好,其實都是來自慢性、長期的侵蝕,比如爸媽經常無意識的否定孩子。
「當家長來到我面前,說青春期孩子有多壞、多不聽話,我都會反問他們:『為什麼一定要講贏小孩,早罵晚罵真的有差嗎?』」她也會請家長練習「好話要比壞話多」的說話原則,剛開始說可能覺得卡卡的,但說久了會變成習慣,常聽好話的孩子會心懷感恩,因此要時常發現孩子小小的好,例如注意到湯灑了、自己擦乾淨這麼小的細節。
有個媽媽在李顯文的父母效能班上課之後,回去一改之前開口就指責暴走的風格,開始學著同理小孩的情緒、用很多「以『我』為開頭」的句子,小孩後來忍不住疑惑的問:「媽媽,你最近講話好奇怪,都不講重點耶!」李顯文笑說,這位媽媽應該覺得很驕傲,因為她正在用高度自覺在對抗說話的慣性。
對父母來說,直接下指令、要孩子別囉唆就照做,比小心翼翼說每一句話、一次次給他們機會練習思考跟決定,便宜容易太多太多了,要改變並不容易,但只要有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從今天起,做個「三思而後說」、溝通高效能的父母吧!
孩子長大,爸媽也要懂得換身分
此外,爸媽除了從科學角度來理解孩子的狀態,也要跟著孩子長大、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才能找到親子互動的最佳舞步。學前兒需要從往外探索中找到自我肯定,因此爸媽是示範好行為、給予適切讚美的「教練」;學齡兒需要一些策略當鷹架,不斷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跟內在動機,因此爸媽是協助者「顧問」的角色;青少年追求自主跟自我瞭解,爸媽則是稍稍往後退的「盟友」角色,在信任基礎下幫助孩子成長。
爸媽在盛怒之下說出的不恰當管教語句,比不說還糟,因此,爸媽「戒吼」是開啟親子溝通誠意的第一扇大門。心理學教授艾克曼(Paul Ekman)在《心理學家的面相術》中提到,當情緒壓過理智,大腦會經歷一段「情緒不反應期」,這段期間大腦無法接受不符合當下情緒的資訊,如果不反應期只有短短的幾秒鐘,則可迅速將注意力放在眼前問題做出反應;但若不反應期太久,則會出現不適當的情緒化行為,讓人充滿偏見,除非能覺察到自己的不反應期,才有機會重新找回理智。
說話術像丟接球,說了還要記得聆聽對方的回應。黃偉俐診所心理師陳品皓提醒,「溝通」是指彼此「雙向」交換訊息的行為,不是由爸媽「單向」告知、發出指令要求孩子聽話執行,因此孩子的感受跟想法必須得到相當程度的平等重視,「爸媽真要學溝通,就得先選擇自己的姿態,是高高在上、還是蹲下來目光跟孩子直視。」
有效溝通大關鍵
記得跟孩子說好話要比壞話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中心主治醫師羅筠說,很少有親子關係會因為某一句話的失誤而永遠打結,若雙方互動不好,其實都是來自慢性、長期的侵蝕,比如爸媽經常無意識的否定孩子。
「當家長來到我面前,說青春期孩子有多壞、多不聽話,我都會反問他們:『為什麼一定要講贏小孩,早罵晚罵真的有差嗎?』」她也會請家長練習「好話要比壞話多」的說話原則,剛開始說可能覺得卡卡的,但說久了會變成習慣,常聽好話的孩子會心懷感恩,因此要時常發現孩子小小的好,例如注意到湯灑了、自己擦乾淨這麼小的細節。
有個媽媽在李顯文的父母效能班上課之後,回去一改之前開口就指責暴走的風格,開始學著同理小孩的情緒、用很多「以『我』為開頭」的句子,小孩後來忍不住疑惑的問:「媽媽,你最近講話好奇怪,都不講重點耶!」李顯文笑說,這位媽媽應該覺得很驕傲,因為她正在用高度自覺在對抗說話的慣性。
對父母來說,直接下指令、要孩子別囉唆就照做,比小心翼翼說每一句話、一次次給他們機會練習思考跟決定,便宜容易太多太多了,要改變並不容易,但只要有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從今天起,做個「三思而後說」、溝通高效能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