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我話說了100遍孩子也不聽?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聽牧師的募捐演說。 剛開始的時候, 馬克·吐溫感覺牧師講得很好, 決定捐一大筆錢;10分鐘後, 牧師竟然還沒講完, 馬克·吐溫不耐煩了, 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 牧師還在囉嗦, 馬克·吐溫決定不捐了……1小時候, 牧師終於囉嗦完了, 氣憤的馬克·吐溫不但沒捐錢, 還從偷走了2美元。

這就是“超限效應”, 深層內涵就是:當我們給一個人施加的刺激過強、壓力過大時, 這個人的內心就會變得煩躁、叛逆。
你的話越囉嗦越沒有說服力: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小主人公傑瑞和哥哥湯姆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爸爸媽媽還有奶奶“高頻率說教”,
Advertisiment
傑瑞通過旁白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
大人經常以為, 和我們說很多話, 就是溝通了, 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 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 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 他們不管, 只要他們有講, 就算了。 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 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 大人說那麼多話, 為什麼不明白, 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超限效應”給家長們啟示是:過猶不及,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一定要把握好度, 不要說得太多、太重。
>>推薦閱讀:十喊九不應 孩子聽不進話怎麼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