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挑食的都是我們小孩?因為大人們買的都是自己愛吃的!

記得曾兩個小寶寶因為這樣一段對話爆紅網路:“為什麼挑食的都是我們小孩, 家長怎麼都不挑食呢?”“因為他們買的都是自己愛吃的!還挑什麼食?”

我相信看到這個段子的家長一定都忍不住樂了, 然後陷入片刻沉思, 最後才發覺自己竟無力反駁:孩子說的貌似有些道理啊……

不可否認, 在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年, 吃喝問題是他生活中的頭等大事, 如果孩子不吃飯, 很多媽媽都會為此煩惱不已, 那麼孩子不吃飯時, 你是該尊重他的意願還是想盡辦法逼他吃掉你準備的飯菜呢?

“操控性的餵養行為”

美國育兒餵養界一直有一個詞叫“操控性的餵養行為” (Controlling Feeding Practices),

Advertisiment
它包括四個行為:

強迫孩子吃健康食品

限制孩子吃不健康食品

當孩子把食物吃光時表揚他們

如果他們吃了健康的食品, 就給他們喜歡的食物做獎勵

強迫餵養的缺點

如果孩子在並不是很餓的時候被勸說著吃很多食物, 這首先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對吃飯產生了強烈的對抗情緒, 使得吃飯成了孩子的精神負擔。 此外, 這也會讓他們慢慢失去對饑餓和飽腹感的敏感性, 也會更容易發生暴飲暴食的情況, 也從而增加了兒童肥胖的可能性。

孩子不好好吃飯, 媽媽很苦惱

“餐椅的安全帶兒子一直不肯用, 所以喂他吃飯的時候我根本控制不了他, 大概吃到一半就開始坐不住,

Advertisiment
有時候甚至爬到餐桌上。 為了能讓他吃完一頓飯, 我不得不端著飯碗追著他跑。 ”

“孩子只喜歡吃肉肉, 不喜歡吃青菜, 為了能讓她吃點菜, 我不得不連哄帶騙。 ”

“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像和飯有仇是的, 小的時候把飯遞到他嘴邊, 他馬上躲開, 現在長大了, 叫他吃飯, 他就說, 自己肚子疼, 他怎麼那麼討厭吃飯呢?”

父母的態度是關鍵

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 爸爸媽媽們採取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 那麼哪些做法才是正確有幫助的呢?

一歲半以後讓孩子自己吃飯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具備自己吃飯的能力, 經常餵飯會影響孩子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 以及手口、手眼協調能力的發育。 媽媽們可以——

在飯菜的色、香、味和形上多下功夫。

Advertisiment

選擇有吸引力的餐具, 增加進食樂趣和食欲。

如果孩子還是不肯自己吃, 要適當地進行多次引導, 並提出要求。

如果他仍不以為然, 就餓一兩頓, 你大可以放心, 孩子是絕對不會讓自己餓著的, 讓他自己體會自己承擔後果。

讓孩子自己決定吃不吃, 吃多少

吃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 也是人的本能。 孩子餓了, 自然會要吃的。 如果他不吃, 就說明不餓、身體不適、或者他此刻對吃飯不感興趣, 也許是他的注意力暫時沒有放在吃飯這件事情上。 我們大人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 當然孩子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 可是媽媽們總認為, 吃這麼少會餓壞的, 逼也要逼孩子吃一點。 其實, 讓孩子餓一餐兩餐, 不要緊的, 正好可以給孩子清清腸胃。

Advertisiment
此外, 讓孩子自己決定喜歡吃什麼、吃多少也有助於培養他們的主見和對自己充分的自信。

父母在吃飯這件事情上的態度要保持平淡

吃多了不表揚, 吃少了不批評, 也不要總是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 那個沒營養要少吃。 營養問題可以通過做飯時合適的飲食搭配來調節。 父母在吃飯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 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 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鬆, 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

不要用條件來威逼

對於孩子來說, 如果他不喜歡某種食物, 而父母總是強迫他吃, 這只會讓他更加厭惡這種食物。 如果父母擔心孩子攝入的食物品種太單一, 可以將他不喜歡的食物做得有意思一點, 比如把他不喜歡的胡蘿蔔做成花的形狀,

Advertisiment
吸引他來吃, 他也許會從此愛上這種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