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早產的寶寶更怕痛?

不知道你有沒發現, 早產的寶寶似乎比其他足月的寶寶更怕痛、看起來更加脆弱。 有些老人家還“預言”早產兒長大後會怕痛。 對於家有早產兒的父母來說, 這無疑增加了一份憂心。 早產寶寶更怕痛, 此話當真?

為什麼早產的寶寶更怕痛?

記憶中的疼痛, 揮之不去

為什麼怕痛?這跟早產兒早期的經歷和生理原因有很大關係。

打針大多了 由於是不足月出生, 早產寶寶的身體機能與足月寶寶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ta一出生便會常面臨諸多治療性的刺激, 例如如打針、抽血或吸痰等的操作。 這些治療帶給早產寶寶的痛處是深刻的,

Advertisiment
很多時候會伴隨著童年, 甚至走過終生。 這就好比“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繩”, 以至於他們長大後對於一點點的疼痛都會更怕。

觸覺神經更敏感 早產兒的皮下脂肪比順產兒的薄許多使得他們的觸覺神經更加的敏感, 這也容易產生條件反射, 加劇了害怕疼痛的感覺。

身體活力不足 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在十分寒冷的天氣裡, 若身體遇到碰撞會比其它時候感到痛很多的。 早產兒身體虛弱, 火力不足, 血液迴圈欠佳也可能加重了出生後的痛感。

產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 體表面積大, 散熱快, 極易造成體溫過低。 而低體溫造成了早產兒體內的血液不迴圈而加重的疼痛感,

Advertisiment
從而有了更加明顯的條件反射。

減輕疼痛感 給ta多一點呵護

如果疼痛感真的伴隨早產兒, 聽起來貌似早產寶寶真的比足月寶寶脆弱點。 有什麼辦法讓早產寶寶更強壯點呢?除了足夠的營養睡眠之外, 給他們減少疼痛感也是一個關鍵的方法。

“便利蜷曲” 這是指當嬰兒側臥、仰臥或俯臥時, 四肢中線屈曲位元且呈放鬆狀態的一種舒適體位元。 屈曲體位元可同時對本體感覺、溫度和觸覺系統給予柔和的刺激, 是一種有效的疼痛干預方法。

鳥巢護理 使用繈褓或棉布做成的被子包裹早產兒, 使其提高安全感, 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 從而使疼痛減輕。

袋鼠式護理 指早產兒的爸爸或媽媽, 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

Advertisiment
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父母親的胸口, 提供他們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

撫觸與音樂 通過撫觸, 可刺激新生兒前庭、運動感覺系統, 調節行為狀態, 減少應激行為, 使新生兒產生愉悅的情緒, 從而使疼痛緩解。 同時, 對有疼痛反應的患兒給予聽輕柔的音樂, 患兒的疼痛反應可明顯的降低。

未滿十個月就迫不及待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寶寶們, 迫切地渴望與爸爸媽媽見面。 雖然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疼痛和困難, 但是父母充滿溫情的照顧一定能彌補早產兒生理上的不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