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母嬰血型不合_怎樣治療母嬰血型不合

養生之道網導讀:

為什麼會母嬰血型不合?人類的血型通常分為A、B、O和AB四種, 血型遺傳借助於細胞中的染色體。 那麼, 為什麼會母嬰血型不合?大家都來詳細瞭解吧。

母嬰血型不合是一種與血型有關的, 因為孕婦和胎兒之間血型不合而發生的溶血性疾病, 發生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早期。 胎兒體內的紅細胞被凝集、破壞, 是引起胎兒或新生兒溶血的重要原因。

胎兒的紅細胞攜帶著來自父體的抗原, 所以胎兒的血型可能不同于母親。 胎兒由父親遺傳獲得的血型抗原如果正是孕婦身體所缺少的, 那麼當胎兒的紅細胞進入母體的血液迴圈時,

Advertisiment
就會誘導母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 抗體再通過血液迴圈和胎盤進入胎兒的體內, 從而會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應。 這種抗體能夠結合胎兒的紅細胞, 使其凝集、破壞, 導致溶血的發生。

發生血型不合後的表現

母嬰血型不合最常見的為母親的血型是O型, 嬰兒是A型或B型。 這種母子ABO血型不合在妊娠中並不少見, 約占20%, 但是最終發生新生兒溶血的卻很少, 僅占這類孕婦的1/150, 而且症狀大多數都很輕, 以至於常常被家長忽視。 其中只有約1 /5的嬰兒可能會發生黃疸, 其症狀也比Rh溶血病要輕得多。

ABO血型不合導致的溶血往往在第1胎就可能發生, 不過第1胎血型不合發生胎兒和新生兒溶血的臨床症狀較輕,

Advertisiment
胎兒期一般無症狀, 嚴重的可表現為流產、死胎等, 並且生產時的死產率也較高, 新生兒可表現為輕、中度貧血及黃疸。

有嚴重溶血症的新生兒, 會出現逐漸加重的黃疸、貧血、精神萎靡、不吃奶、嘔吐等症狀, 有的甚至會發生驚厥、抽搐, 醫學上稱為核黃疸, 嚴重者可於發病後3~5日內死亡。 發生核黃疸時, 經過救治倖存的寶寶也多數遺留智力和運動功能不全等後遺症。

Advertisiment

孕期注意檢查

一般妊娠16周就可以做血型抗體的檢查了, 這項檢查屬於產前診斷。 首先要做夫妻雙方的血型鑒定, 還要做ABO血型抗體及效價測定, 測定孕婦血清中IgG(免疫球蛋白G)性質的抗體及抗A(B)IgG抗體的效價, 可預測胎兒或新生兒ABO溶血病的發生幾率。

如果是第1種情況, 不會發生母子血型不合, 無需查母親的血清抗體;如果是第2種情況, 一定會出現母子血型不合, 必須查母親的血清抗體;如果是第3、4種情況, 則有一半的機會出現母子血型不合, 建議查母親的血清抗體。

怎樣預防母嬰血型不合

Advertisiment

預防Rh溶血病必須在孕婦未致敏前實施, 才會有效。 具體方法:

1、Rh陰性孕婦在第一次分娩Rh陽性嬰兒時尚未致敏, 分娩後72小時內肌注300μg (145~435μg之間)抗RhDIgG一次, 可使孕婦不產生致敏;

2、Rh陰性的孕婦如發生流產, 特別是妊娠期超過12周以上者, 不論胎兒的Rh血型, 均用300μg抗RhDIgG肌注一次, 以預防孕婦致敏;

3、孕婦羊膜穿刺後, 不論在妊娠中期或晚期皆肌注100μg抗RhDIgD。 如胎盤被刺傷, 則根據受傷程度相應增大劑量。 目前只有抗RhDIgG, 只能預防RhD溶血病, 尚無抗RhEIgG及抗其他血型免疫球蛋白, 不能預防這些溶血病。 關於ABO溶血病的預防不能採用Rh溶血病的方法, 尚在探索中。

怎樣治療母嬰血型不合

產前治療

如產前檢查已知胎兒發生較重的溶血病, 可為孕婦作血漿置換術, 以換出孕婦血液中的抗體。

Advertisiment
如胎兒肺功能已成熟, 可提早分娩。 胎兒貧血的治療可考慮為胎兒作宮內輸血。 孕婦的產前藥物治療可用靜脈丙種球蛋白(1VIG), 該製劑具有免疫增強和免疫抑制雙重作用, 可利用其抑制作用減少孕婦產生抗體或阻止抗體進入胎兒體內。 具體方法:為孕婦靜注IVIG 400~5000mg/kg, 每天1次, 4~5天為1療程, 以後每2~3周重複1療程, 直至分娩。 治療愈早, 效果愈好, 孕28周前(最好20周前)開始治療的比28周後的效果好。

產時處理

醫務人員事先做好窒息和復蘇和交換輸血的准箅。 以自然分娩為妥。

產後治療

1、 光照療法 非結合膽紅素在光的作用下可轉變成光紅素, 後者為水溶性, 可經膽汁和尿液排出體外。 以藍光最常用, 總光度160~320W。 裸☆禁☆體光照, 用墨布遮發。 光照可持繼1~3天,也可間歇光照。白光(日光燈)和自然太陽光含有藍光成分,也有一定療效。

2、 輸血漿或白蛋白 白蛋白可與非結合膽紅素結合,減少游離膽紅素,起到預防核黃疸的作用。每次靜滴白蛋白1g/kg,或輸血漿25ml/次。

3、 換血 換出血液中的抗體、致敏的紅細胞和游離膽紅素,起到預防膽紅素腦病的作用。換血量約為嬰兒血容量(約85ml/kg)的兩倍。換血後繼發光療,可減少換血次數。

4、 藥物治療 有些藥物的療效不及光療,已被光療替代。

光照可持繼1~3天,也可間歇光照。白光(日光燈)和自然太陽光含有藍光成分,也有一定療效。

2、 輸血漿或白蛋白 白蛋白可與非結合膽紅素結合,減少游離膽紅素,起到預防核黃疸的作用。每次靜滴白蛋白1g/kg,或輸血漿25ml/次。

3、 換血 換出血液中的抗體、致敏的紅細胞和游離膽紅素,起到預防膽紅素腦病的作用。換血量約為嬰兒血容量(約85ml/kg)的兩倍。換血後繼發光療,可減少換血次數。

4、 藥物治療 有些藥物的療效不及光療,已被光療替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