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的睡眠安靜與否, 和他的發育及健康狀況有密切的關係。 當小兒不適時, 常見有以下症狀。
一、入睡後面部向下, 屁股高抬, 俗稱:“趴著睡”。 祖國醫學認為, “心經熱則伏臥”。 小兒患各種熱性病症後餘熱不淨, 口舌潰瘍, 煩躁起急, 驚恐不安, 睡眠常趴著, 這時應清熱瀉火, 可服用導赤丹。 若有以上症狀而大便瀉泄者, 宜用燈芯草一點四克、淡竹葉六克、甘草梢三克, 煎湯日服三次。
二、入睡後撩衣蹬被, 俗稱“光著睡”。 引起這種病症的原因是“陰虛肝熱”, 往往同時出現額赤唇紅,
Advertisiment
三、入睡時反復折騰, 俗稱“翻餅”。 這一般是因“胃有存食”所致, 兼有口臭氣促, 腹部脹滿, 口幹唇紅, 舌苔黃厚, 大便乾燥等症狀。 應消食導滯, 服用化食丸。 症狀輕者可以減食, 或用焦三仙各十克, 煎湯日服三次。 另外, 孩子入睡前最好不吃油膩或難於消化的食物, 衣被也不可過厚, 以使孩子能夠安眠。
當然, 小兒睡後“不老實”, 不一定都是病, 是不是病, 需要結合其它症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