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說:前幾天, 在社區看見鄰居剛 3 歲的齊齊在樓下和媽媽一起玩陀螺, 另一個小孩子好像從來沒見過, 很好奇沖過去要試一把。 齊齊連忙收起來, 緊緊抱住。 另一個小孩子也不甘休, 哇哇哭起來, 齊齊媽見狀, 蹲下來對齊齊說, 「你要學會分享」。 齊齊卻抱得更緊了。
你也許也碰到過類似情況, 小孩子愛搶玩具, 無數次說過學會分享卻無濟於事。 這是為什麼呢?來聽下美國早教老師薇薇安怎麼說吧。
我們通常認為「分享」是一種美德, 可是, 發展心理學有理論說孩子在四歲前心智理論還沒發展成熟, 所以「分享」是一個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先介紹一個研究, 探討的是大人引導孩子分享的方式對孩子分享行為的影響:
參與這個研究的孩子是三四年級的孩子(可以假設這個年齡的孩子的心智理論已經發展成熟了)。 他們被邀請來到實驗室, 實驗室裡有一個飛鏢遊戲, 一個裝著錢幣的碗, 碗的旁邊是一張海報, 海報上是一些貧困孩子的照片。
研究者對孩子們說:「你和你的同學被邀請到實驗室來, 幫我們測試一款新的玩具。 你玩這個玩具之前, 我們會讓你先看一段影片, 影片裡你會看到一個大人演示給你看這個玩具應該怎麼玩。 看完這個影片之後, 你就可以自己試試看玩這個遊戲,
Advertisiment
然後研究者還說:「生產這個玩具的公司給了我們一些錢去資助這次的研究項目。 但是他們給的錢太多了, 我們不需要那麼多錢, 所以我們決定給每一個參與這次研究的人每人 50 美分。
除此之外, 我們也想做一些慈善, 幫助海報裡的貧困孩子募捐。 如果實驗結束後, 你願意將你的 50 美分的一部分或全部捐贈給貧困孩子的話, 你可以告訴我。 但你也不一定要捐贈。 這隨你喜歡, 好嗎?」
接下來孩子們就被分到不同的組, 開始觀看影片。 影片裡的成人做完遊戲的演示之後, 拿起了自己應得的 50 美分, 然後分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捐贈自己的 50 美分:
? 第一組孩子看到影片裡的大人說:「嗯,
Advertisiment
? 第二組孩子看到影片裡的大人說:「嗯, 我認為大家都應該捐贈自己的錢給這些貧困小孩。 給貧困的小朋友捐錢是一個很好的行為。 我們都應該去幫助比我們窮的人。 分享才是正確的選擇。 」
? 第三組孩子看到影片裡的大人說:「我從來都沒玩過這樣的玩具。 這有點像我以前玩過的飛鏢遊戲, 但是又不是很一樣, 因為這次我扔的是球而不是飛鏢。 這個遊戲有點難度, 你要瞄得非常准。 」
所以第一組孩子看到影片裡的大人用的是喚起同理心的引導方式。
Advertisiment
影片到此結束, 研究者讓孩子們自己試試看玩飛鏢遊戲, 然後付給孩子們每人50美分, 看孩子們是否願意捐錢。 看到這裡你應該也看明白了, 孩子喜不喜歡遊戲並不重要, 研究者真正想探究的是:
孩子們接受的引導方式(引起同理心 vs. 說教 vs. 沒有任何引導)是否會影響他們捐贈的結果?
結果發現:
? 三組孩子裡面,
第一組孩子(引導同理心組)捐贈最多;
? 四年級的孩子平均比三年級的孩子捐贈得更多;
? 女孩比男孩捐贈得多。
根據這些結果, 我們可以總結, 如果大人引導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我在早教中心學到的關於分享的原則也是遵循這個理念的。 從我第一天踏入教室起, 班主任就告訴所有助教老師, 「分享」這個詞在我們的教室裡是個禁詞。 不要說教式引導, 不可以跟孩子說:「你要把玩具拿出來分享。 分享是好的。 」
這種做法首先是考慮到寶寶的年齡, 早教班上的寶寶是四個月到三歲不等。 孩子的心智理論的確還未成熟, 強迫孩子分享是違背其認知發展規律。
兩個寶寶想玩同一個玩具怎麼辦呢?
先到先得
如果寶寶 A 正在玩一個小汽車, 寶寶 B 伸手想去拿, 那老師就會跟寶寶 B 說:「你看, A 還在玩哦。 等他玩好了, 你就可以問他能不能給你玩。 」
類似的玩具如果教室裡有相似的玩具,老師也會提醒寶寶 B:「我看到那邊有個小火車,你想玩嗎?」
交換玩具有時候寶寶 B 自己手裡拿著另外一個玩具,而且表示非常渴望要寶寶A的玩具,老師就會鼓勵他們自己去商量。引導寶寶 B,說:「你可以問問A願不願意和你交換玩具。」
認可情緒碰到寶寶因為等得沮喪所以哭鬧也是常見的。這時會儘量去認可孩子的情緒,說:「你很沮喪,是嗎?我也覺得有時候等待太不容易了!你覺得還能怎麼辦呢?」
當然,寶寶之間因為搶玩具而發生肢體衝突。這時,如果寶寶已經會說話,老師就會先問:「發生什麼事了?」讓孩子們自己說說起衝突的原因。
聽完兩方的闡述後,老師會用自己的話重複一遍問題的起因,比如說:「噢,我聽下來是因為他想拿你的玩具,你又不想給他,所以他推了你一下,是這樣嗎?」
讓孩子學會分享,不如先讓激發他們的同理心之前研究結果也說明,孩子的同理心對分享行為很重要。所以老師們會儘量去引導寶寶們換位思考,問一問打人的寶寶:「你覺得你打了她,她是什麼感受?」(語氣是中立的,而非責備)。寶寶回答不出的話,老師會給出提示,說:「你看,她哭得好傷心。」
這個過程老師不是裁判,不要急著判斷誰對誰錯,而是要讓孩子們自己思考解決辦法。我們會問寶寶:「你們覺得可以怎麼辦呢?」 他們各自給出他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後,老師就會取一個平衡點。比如寶寶 B 說,A可以再騎著自行車兜 5 圈。A 說要 10 圈,老師就會問 B 接受嗎?如果B接受了,就按孩子自己給出的方案去做。
因為早教班上的寶寶年齡偏小,還有很多牙牙學語的寶寶,只會喊「我的,我的!」這時候老師還是會儘量向孩子描述先到先得的原則。可以和寶寶說:「她還在玩呢。你可以等她玩完。等待的時候你想做點什麼呢?」雖然寶寶不一定會說,但是他們很多時候都能聽懂。
孩子是否應該分享,大人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孩子們因為玩具而起爭執怎麼辦,這其實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和解決方案。育兒沒有說明書,沒有哪種解決方案是適用於所有年齡、所有性格的孩子。想讓孩子學會分享,不如先讓激發他們的同理心吧。
」 類似的玩具如果教室裡有相似的玩具,老師也會提醒寶寶 B:「我看到那邊有個小火車,你想玩嗎?」
交換玩具有時候寶寶 B 自己手裡拿著另外一個玩具,而且表示非常渴望要寶寶A的玩具,老師就會鼓勵他們自己去商量。引導寶寶 B,說:「你可以問問A願不願意和你交換玩具。」
認可情緒碰到寶寶因為等得沮喪所以哭鬧也是常見的。這時會儘量去認可孩子的情緒,說:「你很沮喪,是嗎?我也覺得有時候等待太不容易了!你覺得還能怎麼辦呢?」
當然,寶寶之間因為搶玩具而發生肢體衝突。這時,如果寶寶已經會說話,老師就會先問:「發生什麼事了?」讓孩子們自己說說起衝突的原因。
聽完兩方的闡述後,老師會用自己的話重複一遍問題的起因,比如說:「噢,我聽下來是因為他想拿你的玩具,你又不想給他,所以他推了你一下,是這樣嗎?」
讓孩子學會分享,不如先讓激發他們的同理心之前研究結果也說明,孩子的同理心對分享行為很重要。所以老師們會儘量去引導寶寶們換位思考,問一問打人的寶寶:「你覺得你打了她,她是什麼感受?」(語氣是中立的,而非責備)。寶寶回答不出的話,老師會給出提示,說:「你看,她哭得好傷心。」
這個過程老師不是裁判,不要急著判斷誰對誰錯,而是要讓孩子們自己思考解決辦法。我們會問寶寶:「你們覺得可以怎麼辦呢?」 他們各自給出他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後,老師就會取一個平衡點。比如寶寶 B 說,A可以再騎著自行車兜 5 圈。A 說要 10 圈,老師就會問 B 接受嗎?如果B接受了,就按孩子自己給出的方案去做。
因為早教班上的寶寶年齡偏小,還有很多牙牙學語的寶寶,只會喊「我的,我的!」這時候老師還是會儘量向孩子描述先到先得的原則。可以和寶寶說:「她還在玩呢。你可以等她玩完。等待的時候你想做點什麼呢?」雖然寶寶不一定會說,但是他們很多時候都能聽懂。
孩子是否應該分享,大人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孩子們因為玩具而起爭執怎麼辦,這其實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和解決方案。育兒沒有說明書,沒有哪種解決方案是適用於所有年齡、所有性格的孩子。想讓孩子學會分享,不如先讓激發他們的同理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