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培養他的好習慣是一件漫長而比較困難的事情, 但好的習慣越早培養越好。 媽媽自身要做好寶寶的榜樣, 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良好的家庭氛圍對於寶寶養成好習慣是必不可少的。
在孩子的眼裡, 遊戲是有趣的, 他們喜歡遊戲。 那麼我們在培養孩子興趣的過程中, 也可以試著通過遊戲的方式, 讓孩子體會到即使在生活的小事中也是可以有各種樂趣的。 寶寶每次出去玩後, 手總是很髒, 讓他自己去洗吧, 總是還沒洗乾淨人就跑了。 不能指望他無師自通,
Advertisiment
很多事情可能在大人眼裡非常簡單, 比如系鞋帶、獨立地吃飯、端著杯子喝水, 但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繁雜的事。 媽媽在教育過程中應該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道理, 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往往都是教一遍不成, 再教第二遍, 二遍不成, 再來第三遍就好了。 一般來說, 到了兩歲半, 孩子就能非常俐落地完成一些日常生活行為了。
對於孩子的很多事情, 應該是全家要求一致的,
Advertisiment
媽媽心得
不要想著一步到位!或許很多在大人看來很簡單、理所當然的事情,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Advertisiment
第11堂課
一個習慣的養成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 尤其對於孩子來說, 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不久, 做一切事情都是隨心的, 沒有什麼強烈的功利目的, 所以他們最難去接受大人們制定的“規則”。
作為父母在培養孩子習慣上最好不要苛求, 主要應該採取的措施是引導和促成。 教育心理學上將期待效應又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根據這個效應和條件反射效應宣導的理論, 在教育兒童上我們應該以獎勵為主, 讓孩子對好的行為形成正面反射弧, 進而主動去完成那些容易得到獎勵的行為。
懲罰雖然在短期內作用很明顯,
Advertisiment
所以父母在教育中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在行為上的趨向, 當他做到符合優良習慣的行為時, 在語言上甚至物質上一定要給予獎勵。 當他做錯時需要適當的提醒, 並且告訴他正確的行為是多麼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