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家人之間最重要的是分享呢?

很多人覺得不瞭解自己的孩子, 不知道他們整天在想什麼。 同樣, 也有很多孩子不明白家長在想什麼, 甚至不知道家長除了居家生活之外, 還有其他別的生活。 家長與孩子在彼此的眼中都是“紙片人”--單薄、單調, 但事實並非如此。

“要不是看他的日記, 我真不知道他心裡會想這麼多!”一個家長給我打電話的時候說, 他的孩子在學校有很大的壓力, 晚上總是睡不著覺, 但這些他從來不在家裡面說。 媽媽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了他的日記, 上交給了爸爸, 讓爸爸定奪。 這位父親又擔心孩子知道自己的日記被偷看,

Advertisiment
會大發雷霆, 於是趁著孩子沒有回家, 先徵求一下我的意見。

我建議他先不要說這件事情, 而是談談自己的工作。

“兒子, 你過來, 我和你說說話, 最近我在工作上很不順心。 ”這時候孩子必然會樂於傾聽父母的生活。

“現在經濟危機了, 公司會裁員, 我想了想, 覺得自己和年輕人比起來, 一是年齡大了, 很多新鮮事物接受不了了, 另外身體也不如他們好, 所以我最近很有壓力啊。 ”一般聽到這樣的話, 孩子肯定不會嘲笑父親, 相反, 他會想辦法來安慰父親。

“我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萬一爸爸失業了, 你和你媽媽可怎麼辦呢?”孩子一聽, 原來爸爸也失眠, 而且他總是為家庭著想, 必然會極力去寬慰父親。 果然, 這個孩子說:“爸爸, 你也不用有太大的壓力,

Advertisiment
您資格老, 肯定不會輪到您頭上的。 而且, 萬一失業了, 我們還可以再去學習學習, 增加一些新知識嘛。 ”說完, 父親心裡有了底。

不一會兒, 孩子又說:“其實我最近在學校也有壓力。 我們班轉來兩個複讀生, 他們的成績都比我好, 現在我覺得自己進入年級前幾名的希望太小了, 有時候也睡不好。 ”

“人家是複讀生嘛, 比你經驗多, 學習好是正常的。 你也放寬心, 反正我們都盡自己的努力, 萬一成績不理想, 我們再一起想辦法。 ”

就這樣, 一個小小的風波平息了, 孩子和父母之間多了一些體諒, 關係更加融洽了。

但是我也提醒這位家長, 不要認為孩子從今往後都不會隱瞞什麼了, 他可能會在別的方面對父母有所保留,

Advertisiment
這要看父母對他的態度。

有很多家長總是在準備談話的時候, 看到孩子在旁邊, 就會說:“你出去玩, 我們大人要說事情……”這種做法是最不明智的, 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知道, 完全可以用別的理由來支走孩子, 或者, 挑一個孩子不在場的時間說。 這樣明顯地提醒孩子出去, 反而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也讓他覺得, 自己被排除在外了。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父親是銀行辦事員, 家裡算得上縣裡面殷實的人家了。 他有一個女兒, 一直不怎麼嬌慣她, 後來女兒從同學那裡聽說, 自己家是班上最有錢的, 所以覺得很奇怪, 回家就問爸爸是不是真的。 爸爸說不是, 女兒很疑惑。

後來讀高中的時候, 她又從同學那裡聽說自己的爸爸犯事兒了,

Advertisiment
回家看出來父母有點異樣, 她就等著誰來解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沒有人給她解釋。 最後她問起來, 媽媽說沒有這回事, 其實, 他們家那時候已經出現危機了。

大學畢業後, 這個女孩才知道以前發生的事情, 她非常怨恨自己的父母, 因為她知道得太遲了。 “也許當時我知道的話, 並不能幫家裡做點什麼, 但是那樣我感覺好受一些, 我覺得自己和家人在一起。 ”

家人之間最重要的是分享, 分享快樂, 也分享痛苦。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是被排除在家庭之外的, 他就會感到孤獨、不被關愛, 並且形成多慮的性格。 當孩子的心靈感到孤單和被冷落, 之後做什麼都不能挽救當時的傷害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