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脾氣, 各有不同, 大多數孩子的脾氣是後天形成的。 他們有的溫順乖巧, 有的暴躁易怒, 有的不經常暴露出自己的脾氣, 有的發脾氣是家常便飯, 而在這些孩子中, 亂發脾氣的孩子又占了主流趨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亂發脾氣是兒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現。 這樣的孩子做事只隨自己的性子來, 從不考慮後果。 想要怎樣, 就要怎樣, 稍不如意就馬上開始大哭大鬧, 向家人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造成孩子好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 溺愛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父母對孩子溺愛, 有求必應, 就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
Advertisiment
郭明夫婦最近被兒子安安的壞脾氣折磨得頭疼死了。 安安剛剛6歲, 脾氣卻暴躁得厲害, 稍不如意就大發雷霆、大喊大叫。 即使是跟他講道理, 他也聽不進去, 如果父母不按照他說的去做, 他就一直吵鬧、哭喊, 甚至在地上打滾, 手裡有什麼東西就會順手扔出去。
為此, 郭明夫婦想盡了辦法:他們打他、苦口婆心地教誨、罰他站牆角、趕他早點上床、責駡他、呵斥他、給他講道理……這些都不管用, 一有事情安安還是會大發雷霆, 暴躁脾氣依然如故。
一天晚上, 一家人正在看電視,
Advertisiment
安安已經叫喊半天了, 他奇怪地發現, 居然沒有人理他。 於是, 他又重新按他剛才的“表演”鬧了一番。 這次郭明夫婦知道怎麼做了, 他們坐了下來, 靜靜看著兒子, 沒有任何語言和動作。
安安似乎上了癮, 又開始了第三次“表演”, 然而爸爸媽媽還是沒有任何表示。 最後, 安安似乎鬧騰累了直接回房間睡覺去了, 這件事總算就此平息。
從那天起, 安安知道哭鬧無濟於事, 漸漸改掉了暴躁的脾氣。
Advertisiment
所以, 我們不要因為孩子開始哭鬧就手足無措, 我們應儘量滿足其合理的要求;對不合理的要求, 要耐心地說服。 只有父母才能幫孩子改掉亂發脾氣的壞習慣。 要讓孩子心平氣和地生活, 改掉好發脾氣的壞習慣, 父母可以採取以下的方法:
找出孩子發脾氣的真正原因
孩子發脾氣, 一定有他的原因, 我們要弄清是非, 分出青紅皂白。 看看是孩子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低, 還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又或是表達能力差。 分析出原因, 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幫孩子糾正壞習慣。
爸爸和媽媽要站在統一“戰線”上
當孩子發脾氣時, 爸爸和媽媽是袒護他還是教導他?倘若袒護, 就會使孩子嘗到甜頭,
Advertisiment
與孩子溝通, 讓暴躁消失
我們可以多方瞭解別的小朋友在玩什麼、想什麼、要求什麼等, 當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 我們就比較能體會孩子的心情了, 再加以開導和耐心的說明, 是能夠消除或減輕孩子的發怒情緒的。
千萬不要以暴制暴
這種感情用事的方法, 絕對改變不了孩子好發脾氣的習慣。 有的母親認為孩子愛發脾氣拗不過他, 就把孩子推給父親管教。 而父親有時會用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這樣以暴制暴, 只能讓孩子覺得亂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事情。
Advertisiment
把孩子從“牛角尖”里拉出來
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多角度解決問題。 避免孩子解決問題時過於極端, 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分散注意力。 當孩子面對困難和問題的處理態度變靈活後, 他發脾氣的壞習慣也會逐漸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