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父母不用刻意去教育孩子呢?

其實, 如果父母能夠奉獻于他人, 不用刻意去教育孩子, 他們也會成為優秀的人。 這就是我在養育六個孩子時得到的寶貴經驗。

所以, 父母們與其天天想著孩子, 從早到晚地關心他、呵護他, 不如將這份心投入到自我開發、自我發展, 以及對他人和社會的奉獻中去。

遺憾的是, 最近, 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韓國, 我都看到很多女性為了孩子而放棄了自己的工作, 即使她們都很有能力和工作經驗。 當然, 她們會為自己的做法找一堆理由:目前的社會環境不夠成熟啊, 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別人帶啊, 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培養孩子啊……但是不管怎樣,

Advertisiment
放棄工作機會, 將自己的一段人生完全犧牲, 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並且, 關鍵是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放棄, 而在於, 有這種放棄的必要嗎?

孩子漸漸長大, 總有一天他會離開我們。 之前把全部心思給了孩子, 一旦孩子離開, 我們會感覺整個心都被孩子帶走了, 空空如也。 那種滋味, 很不好受。 所以, 為了防止孩子離開我們身邊時的這種空虛感, 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可以付出無條件的愛, 但是, 我們不要無條件的犧牲。

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能找到一種生活方式, 讓孩子和父母都幸福, 豈不是最好?

拿我來說吧, 作為母親, 我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和尊敬, 但是, 我並沒有為孩子們放棄自身的幸福。

Advertisiment

相反, 我總是努力成為我人生的主人, 把握自己, 奉獻於他人。 當然, 我也在盡全力協調“自身”與“母親”這兩個角色的關係。

我的生活並沒有完全以孩子們為中心, 我在自己的領域裡努力著, 並取得了一些成績。 孩子們為我能夠被人們認可而驕傲, 並且, 看到我們夫婦一生都在認真做學問, 他們耳濡目染之下, 自然而然地將學習作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讓孩子們能夠親眼看到, 這一點非常重要。 父母要成為孩子們成長中的榜樣和引導者, 而不能只是個說教家和照顧者。

或許我這樣的說法會讓人感到不夠現實。 畢竟, 社會發展一天比一天快, 孩子們需要迅速進步並獲得成功, 這是社會對孩子的要求,

Advertisiment
同時也給父母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但事實上, 我想說, 孩子的成長沒有捷徑。 在時代爭分奪秒變化的現在, 我們更需要這樣的努力。 大人物並非生下來就是大人物, 而是後天慢慢造就的。 我們一定要牢記這一點。

在這本書裡, 我一直強調, 孩子能不能成才, 與父母的努力休戚相關。 作為一個母親, 生活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我經歷了很多艱辛和反思。 根據撫養六個孩子的經驗, 以及在東岩研究所中指導年輕人的經驗, 我歸納出了大人物應該具備的七種領導能力。

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體會。

也希望我們一家的故事能夠給大多數的父母提供一些參考, 讓年輕的父母們少走一些摸索的彎路,

Advertisiment
儘快找出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