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腎臟是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徑

腎臟是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徑, 排泄的方式有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分泌。 與血漿蛋白質結合的毒物不能由腎小球濾過, 因而不易排出。 腎小管對毒物的再吸收程度, 直接影響毒物自腎排泄速度;再吸收少的排泄快, 再吸收多的排泄較慢。 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膜亦屬類脂質。 毒物的代謝產物, 多為水溶性極性物質, 再吸收很少而易被排出。

尿液pH的改變對毒物經腎排泄影響較大。 鹼性藥物在酸性尿液中, 電離度大, 再吸收少而易排出;而酸性藥物則在鹼性尿液中, 電離度大而易攤出。 後一情況可利用於促進毒物經腎排出。

Advertisiment
例如酸性藥物苯巴比妥和水楊酸鹽類中毒時, 可給服碳酸氫鈉使尿液鹼化, 其清除率可較酸性尿提高5倍以上, 加速排泄。

鹼性藥物如奎寧、阿的平、普魯卡因、美加明等中毒時, 可否應用藥物使尿液酸化, 以促排泄, 尚未見有報導, 但應儘量避免應用鹼性藥物。 毒物自腎小管分泌需通過其上皮的特殊轉運機構, 但迄今尚未找到促進轉運機構加速分泌毒物的有效措施。 總之, 腎臟機能的情況可以顯著影響毒物經腎排泄, 從而改變毒物作用。 腎機能減退者, 經腎排泄的毒物的毒性可明顯增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