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分娩為什麼需要會陰側切?會陰側切, 就是在分娩過程中, 為了能讓胎兒更好地娩出, 並避免陰☆禁☆道口撕裂嚴重, 醫生會用特製的側切剪在陰☆禁☆道口的側方剪開一個開口的手術。 那麼, 分娩為什麼需要會陰側切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什麼是會陰側切
側切, 就是分娩過程中, 在陰☆禁☆道口能夠看見胎頭的時候, 於陰☆禁☆道口的左側方, 傾斜45度剪開一個開口。 剪開的部分包括皮膚、肌肉和部分的陰☆禁☆道黏膜。 開口長度約4~5釐米。 側切並不是用一般的手術刀或剪, 醫生會用特製的側切剪”進行側切。
Advertisiment
分娩為什麼需要會陰側切
為什麼需要會陰側切, 要說明這個問題, 得先從陰☆禁☆道說起。
陰☆禁☆道是介於女性內、外生☆禁☆殖☆禁☆器官之間的一條肉性管道。 它的上端連接著子宮頸, 下端 為陰☆禁☆道外口, 陰☆禁☆道全長約為10釐米。 但是, 結婚以後, 陰☆禁☆道的長度可隨著丈夫外生☆禁☆殖☆禁☆器的 長度而發生改變。 陰☆禁☆道前鄰膀胱, 背靠直腸, 在膀胱與陰☆禁☆道、陰☆禁☆道與直腸之間有筋膜相隔 。 陰☆禁☆道壁可分三層:內 層是形成許多皺褶的粘膜。 粘膜下有十分疏鬆的組織, 含有豐富的彈力纖維、肌纖維和大 量的毛細血管;朋道壁中間是肌層組織, 肌肉雖然不十分發達, 卻沿著陰☆禁☆道壁呈螺旋狀相 互交叉分佈, 從而使陰☆禁☆道具有較好的彈性和擴張性, 有利於分娩。 陰☆禁☆道壁的外層是外膜,
Advertisiment
當分娩時 , 陰☆禁☆道內層的粘膜皺褶完全展開, 中間肌肉層充分擴張, 以有利於胎兒離開宮體, 通過陰☆禁☆道, 降臨人世間。 儘管陰☆禁☆道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利於胎兒順利娩出, 但是, 事實上, 當直 徑約10釐米的胎頭娩出時, 如果沒有助產醫生的幫助, 保護會陰部, 那麼肯定會有很多的 產婦的會陰發生不同程 度的撕裂傷;一旦發生了撕裂傷、便會在產後遺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例如, 有些產婦 因陰☆禁☆道和會陰受損太嚴重而發生子宮脫垂, 甚至裂傷到肛門括約肌和直腸, 使大便失禁, 十分痛苦。 如果能及時作會陰切開術, 那就不會發生上述後遺症, 而且對產婦和胎兒都會 有好處。 臨床上, 有下 列一些情況的產婦,
Advertisiment
1.會陰彈性差、陰☆禁☆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 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 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 此時, 應及時切開會陰。 因為切開的傷口整齊, 容易縫合, 出血 較少, 癒合後局部疤痕也較整齊。
2.胎兒較大, 胎頭位置不正,
Advertisiment
3.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或者合併有心臟病,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 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 縮短產程, 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 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作會陰切開術了。
4.子宮口已開全, 胎頭較低, 但是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 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 化, 或心跳節律不勻, 並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此時, 需及時結束產程, 及早娩出胎兒 , 就需要切開會陰。
5.借助產鉗術助產時。 在進行產鉗術助產前。
Advertisiment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會陰部前近陰☆禁☆道後鄰肛門, 細菌繁多。 所以, 會陰部切開 術不是無菌手術。 而且, 陰☆禁☆道裡有許多細菌寄生。 如果胎膜早破, 產程延長, 平時陰☆禁☆道和 會陰有炎症、水腫等, 則會陰處的切門癒合情況可能欠佳。 加上產後排便, 惡露排出, 也 可使切口受到污染而出 現發炎情況。 因此, 會陰切開以後, 要保持局部清潔衛生。 每次大小便以後要立即用淨水清洗、以免污染傷口。
手術後恢復:
很多媽媽都認為, 側切還可以忍受, 但手術後的1--2個星期是最難熬的。 當然吃止痛片是最直接的止痛辦法,不過你也可以採取一些物理療法讓傷口儘快地恢復:
1、坐浴。把你的浴盆裝滿溫水。用冰袋做一個特殊的墊子。
2、傷口的照顧。就是你清洗的時候可以用一個消過毒的瓶子裝滿水,用噴射出來的水流沖洗傷口,或者用水拍打會陰周圍,這樣比乾擦感覺要好得多。
3、使用潤滑劑。在恢復夫妻之間的親密後,為了避免對恢復後的肌肉組織的更多牽扯,可以使用潤滑劑。
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拆線前,每天應該沖洗兩次傷口,大便後也要沖洗1次,避免排泄物污染傷口;
拆線後,如惡露還沒有乾淨,仍然應該堅持每天用溫開水沖洗外☆禁☆陰兩次。
同時,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
排便時,最好採用坐式,並儘量縮短時間。
另外,拆線後傷口內部尚不牢固,最好不要過多地運動,也不宜做幅度較大的動作。
另外,如果傷口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應該及時告訴醫生,請她來處理:
1、傷口血腫:縫合後1--2小時刀口部位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
2、傷口感染:產後2--3天,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3、傷口拆線後裂開:有個別產婦在拆線後會發生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會陰不側切有撕裂的危險嗎?
有限地使用側切並不會造成更多不良的後果,如陰☆禁☆道或會陰損傷、疼痛、性☆禁☆交困難或小便失禁。唯一的缺點是會增加前期會陰撕裂的危險性。
為什麼國內要如此普遍地採用側切呢?不側切一定會有會陰撕裂的危險嗎?
對於目前的醫療現狀,我們無能為力,那麼我們還能做點什麼,來減少自己挨這一刀的機會呢?如果無可避免地挨了這一刀,又如何讓自己少疼一點,恢復得快一點呢?
1.做好準備,避免側切
醫生決定採用側切,很大一部分理由就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撕裂。在這一點上,國外媽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她們通常會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鍛煉括約肌。繃緊陰☆禁☆道和肛門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8~10秒。也可以試著在小便的時候收縮肌肉,停一下。
括約肌的鍛煉有更多的好處:
當你打噴嚏或是咳嗽的時候,可以幫助你不再漏尿。
韌性良好的肌肉可以使分娩更輕鬆,而且會陰還會保持完好無缺(更少的撕裂和採用會陰切開術更小的幾率),對二人世界享受性事的甜蜜也有所幫助,因為它會阻止盆腔內器官的脫垂和老化。
2.與醫生溝通的準備
值班的醫生很可能同時要面對好幾個產婦,因此,她不大可能有耐心給你講解你為什麼要接受側切。為了讓自己不至於糊裡糊塗地被切上一刀,事先和醫生的溝通就很有必要。首先,你應該瞭解有幾種情況非做側切不可:
會陰彈性差、陰☆禁☆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
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於會陰。
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側切了。
子宮口已開全,胎頭較低,但是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並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借助產鉗助產時。
如果出現以上這幾種情況,千萬不要遲疑,應該儘量配合醫生,儘早實行側切。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在你進產房前,把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告訴你或是你的家人,並且讓你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以便可以在發生危險的時候,節約溝通的時間。這時你也可以抓住機會,爭取醫生的幫助。
3.產後注意外☆禁☆陰清潔
外☆禁☆陰離肛門很近,易於被污染,加上產後惡露流出,又有輕重不等的傷口,如不注意清潔,加強護理,極易發生產後感染。產後每天應清洗外☆禁☆陰兩次,方法是先用棉花球蘸肥皂水將外☆禁☆陰上的污垢擦掉,然後用溫開水或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注意切勿使沖洗的水流入陰☆禁☆道,先沖洗外☆禁☆陰,後擦洗肛門,擦洗肛門後就不要再洗外☆禁☆陰部。洗後應換消毒的會陰墊。每次大小便後,也要沖洗一次。如果外☆禁☆陰部有裂傷或側切的傷口時,除清洗外,當傷口出現紅腫疼痛時,還要用藥膏塗於患處。如果切口感染化膿,應及早拆除縫線,引流膿液,用紅外線局部照射,使傷口儘快癒合。在躺臥時,應臥向沒有傷口的一側,以防惡露流出污染傷口。如果明顯腫痛,可在溫熱水中加入少量碘酒,然後每日進行10分鐘左右的坐浴,以促進血液迴圈,加速傷口癒合,泡完後要吸幹水分。
4.分娩後一周內,檢查重點:
(1)子宮情況:產褥期第一天子宮底平臍,以後每天下降1~2cm,產後10~14天降入骨盆,並檢查有無壓痛。
(2)惡露的性狀:血性惡露約持續3~7天;漿液性惡露約7~14天;白色惡露約14~21天;產後3周左右乾淨。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說明子宮復舊不好。如惡露有臭味,說明可能產褥感染。
(3)腹部、會陰傷口情況:檢查傷口有無滲血、血腫及感染情況。
(4)全身情況:瞭解一般情況及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
血壓:發現產後血壓升高應處理。體溫:產婦產後24小時內由於分娩疲勞,體溫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38度。產後3~4天,因乳☆禁☆房腫脹,體溫有時可達39度,持續數小時,最多不超過12小時。如產後體溫持續升高,要查明原因並與產褥感染鑒別。脈搏:由於胎盤迴圈停止,迴圈血量變少,產褥期臥床休息,產婦脈搏較慢但規律,為60~70次/分。呼吸:產後腹壓降低、膈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約為14~16次/分,當產婦體溫升高時,呼吸和脈搏均加快。排尿:產鉗助產、剖腹產、滯產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排尿是否通暢,預防尿瀦留,尿路感染,指導產婦多飲水。
(5)乳☆禁☆房的檢查:乳☆禁☆頭有無皺裂,乳腺管是否通暢,乳☆禁☆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量是否充足。
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拆線前,每天應該沖洗兩次傷口,大便後也要沖洗1次,避免排泄物污染傷口;拆線後,如惡露還沒有乾淨,仍然應該堅持每天用溫開水沖洗外☆禁☆陰兩次。同時,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排便時,最好採用坐式,並儘量縮短時間。另外,拆線後傷口內部尚不牢固,最好不要過多地運動,也不宜做幅度較大的動作。
另外,如果傷口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應該及時告訴醫生,請她來處理:
傷口血腫:縫合後1~2小時刀口部位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
傷口感染:產後2~3天,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傷口拆線後裂開:有個別產婦在拆線後會發生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以上是對“為什麼需要會陰側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了。如果您還有其他內容想要知道的,可以流覽相關的文章。
當然吃止痛片是最直接的止痛辦法,不過你也可以採取一些物理療法讓傷口儘快地恢復:1、坐浴。把你的浴盆裝滿溫水。用冰袋做一個特殊的墊子。
2、傷口的照顧。就是你清洗的時候可以用一個消過毒的瓶子裝滿水,用噴射出來的水流沖洗傷口,或者用水拍打會陰周圍,這樣比乾擦感覺要好得多。
3、使用潤滑劑。在恢復夫妻之間的親密後,為了避免對恢復後的肌肉組織的更多牽扯,可以使用潤滑劑。
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拆線前,每天應該沖洗兩次傷口,大便後也要沖洗1次,避免排泄物污染傷口;
拆線後,如惡露還沒有乾淨,仍然應該堅持每天用溫開水沖洗外☆禁☆陰兩次。
同時,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
排便時,最好採用坐式,並儘量縮短時間。
另外,拆線後傷口內部尚不牢固,最好不要過多地運動,也不宜做幅度較大的動作。
另外,如果傷口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應該及時告訴醫生,請她來處理:
1、傷口血腫:縫合後1--2小時刀口部位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
2、傷口感染:產後2--3天,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3、傷口拆線後裂開:有個別產婦在拆線後會發生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會陰不側切有撕裂的危險嗎?
有限地使用側切並不會造成更多不良的後果,如陰☆禁☆道或會陰損傷、疼痛、性☆禁☆交困難或小便失禁。唯一的缺點是會增加前期會陰撕裂的危險性。
為什麼國內要如此普遍地採用側切呢?不側切一定會有會陰撕裂的危險嗎?
對於目前的醫療現狀,我們無能為力,那麼我們還能做點什麼,來減少自己挨這一刀的機會呢?如果無可避免地挨了這一刀,又如何讓自己少疼一點,恢復得快一點呢?
1.做好準備,避免側切
醫生決定採用側切,很大一部分理由就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撕裂。在這一點上,國外媽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她們通常會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鍛煉括約肌。繃緊陰☆禁☆道和肛門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8~10秒。也可以試著在小便的時候收縮肌肉,停一下。
括約肌的鍛煉有更多的好處:
當你打噴嚏或是咳嗽的時候,可以幫助你不再漏尿。
韌性良好的肌肉可以使分娩更輕鬆,而且會陰還會保持完好無缺(更少的撕裂和採用會陰切開術更小的幾率),對二人世界享受性事的甜蜜也有所幫助,因為它會阻止盆腔內器官的脫垂和老化。
2.與醫生溝通的準備
值班的醫生很可能同時要面對好幾個產婦,因此,她不大可能有耐心給你講解你為什麼要接受側切。為了讓自己不至於糊裡糊塗地被切上一刀,事先和醫生的溝通就很有必要。首先,你應該瞭解有幾種情況非做側切不可:
會陰彈性差、陰☆禁☆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
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於會陰。
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側切了。
子宮口已開全,胎頭較低,但是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並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借助產鉗助產時。
如果出現以上這幾種情況,千萬不要遲疑,應該儘量配合醫生,儘早實行側切。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在你進產房前,把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告訴你或是你的家人,並且讓你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以便可以在發生危險的時候,節約溝通的時間。這時你也可以抓住機會,爭取醫生的幫助。
3.產後注意外☆禁☆陰清潔
外☆禁☆陰離肛門很近,易於被污染,加上產後惡露流出,又有輕重不等的傷口,如不注意清潔,加強護理,極易發生產後感染。產後每天應清洗外☆禁☆陰兩次,方法是先用棉花球蘸肥皂水將外☆禁☆陰上的污垢擦掉,然後用溫開水或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注意切勿使沖洗的水流入陰☆禁☆道,先沖洗外☆禁☆陰,後擦洗肛門,擦洗肛門後就不要再洗外☆禁☆陰部。洗後應換消毒的會陰墊。每次大小便後,也要沖洗一次。如果外☆禁☆陰部有裂傷或側切的傷口時,除清洗外,當傷口出現紅腫疼痛時,還要用藥膏塗於患處。如果切口感染化膿,應及早拆除縫線,引流膿液,用紅外線局部照射,使傷口儘快癒合。在躺臥時,應臥向沒有傷口的一側,以防惡露流出污染傷口。如果明顯腫痛,可在溫熱水中加入少量碘酒,然後每日進行10分鐘左右的坐浴,以促進血液迴圈,加速傷口癒合,泡完後要吸幹水分。
4.分娩後一周內,檢查重點:
(1)子宮情況:產褥期第一天子宮底平臍,以後每天下降1~2cm,產後10~14天降入骨盆,並檢查有無壓痛。
(2)惡露的性狀:血性惡露約持續3~7天;漿液性惡露約7~14天;白色惡露約14~21天;產後3周左右乾淨。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說明子宮復舊不好。如惡露有臭味,說明可能產褥感染。
(3)腹部、會陰傷口情況:檢查傷口有無滲血、血腫及感染情況。
(4)全身情況:瞭解一般情況及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
血壓:發現產後血壓升高應處理。體溫:產婦產後24小時內由於分娩疲勞,體溫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38度。產後3~4天,因乳☆禁☆房腫脹,體溫有時可達39度,持續數小時,最多不超過12小時。如產後體溫持續升高,要查明原因並與產褥感染鑒別。脈搏:由於胎盤迴圈停止,迴圈血量變少,產褥期臥床休息,產婦脈搏較慢但規律,為60~70次/分。呼吸:產後腹壓降低、膈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約為14~16次/分,當產婦體溫升高時,呼吸和脈搏均加快。排尿:產鉗助產、剖腹產、滯產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排尿是否通暢,預防尿瀦留,尿路感染,指導產婦多飲水。
(5)乳☆禁☆房的檢查:乳☆禁☆頭有無皺裂,乳腺管是否通暢,乳☆禁☆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量是否充足。
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拆線前,每天應該沖洗兩次傷口,大便後也要沖洗1次,避免排泄物污染傷口;拆線後,如惡露還沒有乾淨,仍然應該堅持每天用溫開水沖洗外☆禁☆陰兩次。同時,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排便時,最好採用坐式,並儘量縮短時間。另外,拆線後傷口內部尚不牢固,最好不要過多地運動,也不宜做幅度較大的動作。
另外,如果傷口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應該及時告訴醫生,請她來處理:
傷口血腫:縫合後1~2小時刀口部位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
傷口感染:產後2~3天,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傷口拆線後裂開:有個別產婦在拆線後會發生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以上是對“為什麼需要會陰側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了。如果您還有其他內容想要知道的,可以流覽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