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中的肥胖兒童越來越多了, 除了因為飲食結構的原因, 還有一個家庭結構的變化也與兒童肥胖相關。 在重新組成的家庭中, 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容易有體重問題。
重組家庭的孩子更易“肥胖”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導, 如今, 肥胖問題已經成為了公共健康危機, 兒童肥胖問題更是不容樂觀。 研究發現, 兒童肥胖受父母健康狀況影響很大, 同時也會被家庭結構所影響。
肥胖問題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時間更早就開始發生了:一項研究發現, 5歲時就超重的孩子比那些上幼稚園時體重正常而到14歲才開始超重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此外, 家庭結構的變化也與兒童肥胖相關。 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 單親家庭會導致兒童肥胖的可能性增加, 尤其是單親家庭裡的女孩更容易肥胖。 單親媽媽帶的孩子比單親爸爸帶的孩子肥胖風險更大, 如果母親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孩子就更容易肥胖。 此外, 在重新組成的家庭中, 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容易有體重問題。
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可能性:重組家庭將孩子原本的家庭結構改變了, 兒童在適應的時候可能會面臨很多困難, 因此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產生肥胖問題。 重組家庭中的繼父母為了和孩子維持良好關係,
Advertisiment
為了研究兒童肥胖的趨勢和成因, 《兒童應用研究》雜誌(the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on Children)上發表的一篇研究以10400個孩子為樣本, 對他們的BMI值和家庭結構做了研究。 結果發現:
由同居而未婚的父母撫養的孩子肥胖率最高, 為31%。
由已婚的父母撫養的孩子肥胖率最低, 為17%。
被單親母親撫養的孩子肥胖的可能性比較高, 有29%。
被單親父親撫養的孩子肥胖的可能性比較低, 有15%。
文章作者指出, 這種研究結果更有可能發生在窮人家庭, 他們撫養孩子要承受更多壓力, 需要更長時間的工作,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肥胖。 可以確定的是:肥胖根植於童年時期,
Advertisiment
嬰兒期:我幫寶寶預防肥胖
嬰兒期:不要長時間地把孩子抱在手上, 每天可給孩子做運動操。 5—6個月後, 訓練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動跳躍, 之後讓孩子開始獨坐、爬和扶走。
幼兒期:我陪寶寶一起運動
幼兒期:一周中多數天數有30—60分鐘的體力活動或運動。 引導孩子做一些感興趣的運動, 陪著孩子一起運動, 培養孩子運動的好習慣。
少年期:我幫寶寶控制飲食
學齡期和青少年:多讓孩子食糙米、胚芽米, 讓孩子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 吃飯前先喝湯。 吃飯的時候不要看電視, 以免看電視的時候攝取過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