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孩子夏季易患腸道傳染病

你知道嗎?不管是病毒性腸炎還是細菌性腸炎, 以及其他由腸道寄生蟲、細菌毒素等引起的腸炎, 發病率都會隨著氣溫上升而增加。 腸道傳染性疾病傳播大多通過被污染的食物、餐具, 或直接經手, 使致病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體並侵犯胃腸道而導致感染發病。 目前兒童中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主要由輪狀病毒、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 統稱為腸道感染。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更容易患腸道感染病的呢?育兒知識(http://yuer.mama.cn/)專家為大家解答如下:

1、孩子天性好奇, 小手喜歡到處摸:

孩子的一雙小手閒不住,

Advertisiment
愛到處摸, 在不經意間會沾上各種各樣的病菌, 如果沒有及時洗手, 就會為病原微生物經手到口的傳播創造條件, 因而更容易患上各種腸道傳染病。

2、孩子腸道結構和功能還不成熟、不完善:

腸道黏膜表面細胞的連接並不只是緊緊連在一起, 而是既緊密連接, 在特殊信號指導下又能分開。 這樣, 一方面保證了大分子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 另一方面不僅能直接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必要時還能通過一系列連鎖反應, 分泌液體, 將吸附到黏膜上的病原微生物沖刷掉, 有效抵禦病原微生物侵襲。 孩子的腸道還在生長過程中, 黏膜細胞連接不完善, 細胞間連接調節差, 病原微生物相對容易入侵。

3、孩子腸道益生菌總量不足、組成不穩定:成人腸道中寄生著大約2千克細菌,

Advertisiment
其中大多為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 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 益生菌能分解、利用腸道內的食物殘渣, 釋放短鏈脂肪酸、維生素等, 還能幫助人體對抗其他病菌, 如抑制大腸桿菌、擬桿菌等生長, 阻止痢疾桿菌、糞鏈球菌等吸附到腸道黏膜而侵入人體等。

剛出生的新生寶寶腸道是無菌的, 不過, 出生幾天後, 細菌就在新生兒腸道中定植並迅速繁殖增加。 但與成人相比, 孩子腸道益生菌的總量不足, 組成也不穩定, 因而抵抗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也明顯不足。

4、不同餵養方式, 寶寶腸道細菌組成也會不同:

母乳餵養寶寶的腸道細菌以雙歧桿菌為主, 達到總數的90%以上;配方奶餵養寶寶雖然也以雙歧桿菌為主,

Advertisiment
但只占40%左右, 而大腸桿菌等的數目則明顯增加。 腸道菌組成不同, 對寶寶的免疫能力和免疫平衡有顯著影響, 比如母乳餵養寶寶腸道感染的發生幾率明顯下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