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上了吃手, 吃得津津有味, 屢禁不止, 不少媽媽備受困擾, 把這歸為一種壞習慣, 千方百計想要糾正。 殊不知, 在嬰兒期, 吃手並非意味著寶寶心理有問題, 這是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方式。
涵涵聰明可愛, 大家都很喜歡他, 美中不足的是他從小就有一個“壞習慣”——愛吸吮手指。 動不動就把手指塞進嘴裡啃, 不僅吃得津津有味, 而且很陶醉。 起初, 爸爸媽媽並沒有太在意, 只是讓他把手指拿出來, 而他則會用大眼睛看著大人, 仿佛在說:“挺好吃的, 你們怎麼不吃呀?”
眼看涵涵就要滿2歲了, 愛吃手的毛病依然沒改掉,
Advertisiment
1歲以內小兒吃手是正常生理行為。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依德把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稱為“口腔期”, 在這一時期, 寶寶吃吃手非常正常。 爸爸媽媽們, 請先放下擔心和焦慮, 讓我們來聽聽吃手寶寶的內心真情告白吧。
告白1:媽媽, 我正在用嘴、手探索世界呢
你知道, 寶寶一開始是如何探索這個世界、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嗎?就是從手和嘴開始的。 吮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 從笨拙地吮吸整只手, 發展到靈巧地吮吸某根手指, 小寶寶克服了不少困難, 做了許多嘗試。
Advertisiment
隨著寶寶動作能力的迅速發展, 他們逐步學會自由地坐、爬、站等, 手指的動作也愈加精細。 當寶寶長到能單獨玩玩具時, 吮吸手指的現象自然會大大減少。
給媽媽的建議
對於寶寶吮吸手指, 父母不必焦慮煩惱, 更不用強行制止。 你需要做的是將寶寶的小手洗乾淨, 讓他享受吸吮手指的樂趣。 寶寶的探索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 才能夠儘快結束口腔敏感期。
告白2:還沒吃夠奶呢, 讓我再吸吮一會兒
有兒童心理專家認為, 嬰幼兒期的寶寶之所以愛吸吮手指, 是因為他的吸吮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
Advertisiment
給媽媽的建議
母乳媽媽在餵奶時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 不急不躁, 保持充足的哺乳時間, 因為你提供給寶寶的不僅是營養, 還有足夠的關愛和溫暖。 如果是人工餵養, 奶嘴開口的大小要適中, 不可太大, 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 要讓寶寶有足夠時間來滿足吸吮需要。
告白3:很討厭長牙, 讓我很不舒服哦
多數寶寶是從3個月開始吸吮手指, 到6個月添加輔食後表現明顯, 伴隨出牙逐漸形成高峰。 這是因為牙齒在往外拱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給媽媽的建議
在寶寶長牙這一重大的發育里程碑期間, 你需要做一些事情來説明煩躁的寶寶平靜下來。 試試用兩個手指輕輕擦擦或按摩寶寶的牙齦, 或者給寶寶一個較硬的牙膠, 較涼的東西尤其可以起到麻痹作用, 能很好地緩解寶寶在這一期間的不適, 放冰箱冷藏過的安慰奶嘴、湯匙、香蕉以及乾淨的濕毛巾等都是有用的。
告白4:好無聊啊, 我要玩一下手
生活單調、感覺無聊時, 寶寶就會不自覺地吸吮手指。
Advertisiment
給媽媽的建議
多多陪伴你的小寶寶吧。 尤其在他睡醒後, 不要讓他單獨留在床上太久。 寶寶吃手指時, 或許就是他感到無聊的時候, 可以陪他一起玩平時喜歡玩的幾個遊戲, 比如搭積木、看卡通、講故事, 用一系列有趣的娛樂沖淡寶寶的無聊和孤獨, 從而讓他沒有時間啃手指, 變得快樂又自信。
告白5:最近不開心, 吃手好減壓
如果寶寶原本沒有吃手指的習慣, 最近突然喜歡吃手指了, 家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排查寶寶最近的生活中有沒有什麼突發事件發生, 比如搬新家了、入園了、換保姆了、在托或幼稚園遇到了不開心的事、發生嚴重的家庭衝突了,等等,有時候成人看起來很自然的小事,對寶寶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會讓他們感覺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感,進而產生安全感方面的焦慮,引發吃手指之類的減壓方式。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吃手會鎮靜其情緒。找到其背後的突發事件,有針對性地疏導寶寶的情緒,才更容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否則,即使糾正了吃手這一表面現象,如果引發它的原因沒有得到解決,還是很容易反復。
給媽媽的建議
千萬不要強行制止寶寶吃手,否則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爸爸媽媽無條件的愛才是寶寶最需要的。請多摟抱、多陪伴寶寶,仔細分辨寶寶的各種要求,滿足他。給寶寶做一做撫觸按摩,講輕鬆愉快的故事,哼唱輕快的兒歌,讓寶寶在快樂、幸福中漸漸忘掉吃手。對於3歲以上在家反復糾正無效的寶寶,可帶他去就醫,兒童口腔科的醫生會有更好的辦法來幫助寶寶進行校正。
糾正寶寶吃手,媽媽來支招兒!雖然1歲以內的寶寶吃手是正常的,但如果過於頻繁,或者過了2歲還在吃手,甚至變本加厲,那麼,父母需要適當做一點小干預。到底哪種方法最有效呢?聽聽媽媽們的說法。
給寶寶講個故事吧
樂樂媽 寶寶3歲
樂樂小時候偶爾愛吃手,我並沒有當回事,本來想著等他長大一些就會好了。可是,如今他都快3歲了,還在吃手,我開始犯愁了。也告訴過他,“手太髒了,不能放進嘴裡,否則要生病的!”“再吃手,牙齒就長歪了。”可是沒什麼效果。後來,我找來了故事書《貝貝的手指》,跟他講為什麼貝貝的手指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聽過之後,樂樂很緊張地問我:“媽媽,我會不會變成跟貝貝一樣呢?”我告訴他,只要再也不吃手了,就不會變得和貝貝一樣。他很認真地答應了。聽完故事的那天晚上之後,他真的再也沒有吃手了。
該吃手時就吃手
美寶媽 寶寶8個月
我家寶寶從4個多月就開始吃手,偷偷觀察過,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吃得可開心了。我覺得偶爾吃一下沒什麼關係,這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吧。所以,每次也不阻止他,如果覺得太頻繁的話,就會抱抱他、用玩具逗他,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就好。朋友的孩子1歲時被父母強行制止吃手,結果三四歲的時候他變得喜歡咬人,據說,就是當時不讓吃手造成的後果。
別讓寶寶閑著
梁晶 寶寶2歲半
我覺得寶寶吃手只要不太嚴重,家長就不要過分焦慮,更不要總是大呼小叫地去制止,否則,寶寶一旦發現只要吃吃手指就能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更容易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關注。家長一定要設法豐富寶寶的生活,比如,我會有意識多給寶寶買一些趣味、需要動手的玩具,比如串珠、拼圖、剪貼,這樣他根本沒有時間來吃手啦。另外。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帶他下樓進行戶外活動,多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每天他的心情都很好,吃手指的習慣慢慢在減少。現在已經很久沒見他吃手了。
寶寶想吃手,媽媽甭焦慮一見寶寶吃手,不少父母會焦慮,其實大可不必。吃手是非常自然的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對穩定寶寶情緒和刺激良性心理發育,都有重要作用。父母要降低對寶寶吃手的焦慮。你急也沒用,只會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寶寶,越急寶寶越改不掉哦。要尊重客觀規律,尊重寶寶的內心感受和需求。首先,自己要淡定,寶寶吃手了,那就吃吧,誰沒吃過手呢?其次,不要吝嗇表揚,寶寶每進步一點,都要大力表揚。最後,要有耐心,寶寶會反復,要理解和寬容。
比如搬新家了、入園了、換保姆了、在托或幼稚園遇到了不開心的事、發生嚴重的家庭衝突了,等等,有時候成人看起來很自然的小事,對寶寶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會讓他們感覺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感,進而產生安全感方面的焦慮,引發吃手指之類的減壓方式。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吃手會鎮靜其情緒。找到其背後的突發事件,有針對性地疏導寶寶的情緒,才更容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否則,即使糾正了吃手這一表面現象,如果引發它的原因沒有得到解決,還是很容易反復。給媽媽的建議
千萬不要強行制止寶寶吃手,否則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爸爸媽媽無條件的愛才是寶寶最需要的。請多摟抱、多陪伴寶寶,仔細分辨寶寶的各種要求,滿足他。給寶寶做一做撫觸按摩,講輕鬆愉快的故事,哼唱輕快的兒歌,讓寶寶在快樂、幸福中漸漸忘掉吃手。對於3歲以上在家反復糾正無效的寶寶,可帶他去就醫,兒童口腔科的醫生會有更好的辦法來幫助寶寶進行校正。
糾正寶寶吃手,媽媽來支招兒!雖然1歲以內的寶寶吃手是正常的,但如果過於頻繁,或者過了2歲還在吃手,甚至變本加厲,那麼,父母需要適當做一點小干預。到底哪種方法最有效呢?聽聽媽媽們的說法。
給寶寶講個故事吧
樂樂媽 寶寶3歲
樂樂小時候偶爾愛吃手,我並沒有當回事,本來想著等他長大一些就會好了。可是,如今他都快3歲了,還在吃手,我開始犯愁了。也告訴過他,“手太髒了,不能放進嘴裡,否則要生病的!”“再吃手,牙齒就長歪了。”可是沒什麼效果。後來,我找來了故事書《貝貝的手指》,跟他講為什麼貝貝的手指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聽過之後,樂樂很緊張地問我:“媽媽,我會不會變成跟貝貝一樣呢?”我告訴他,只要再也不吃手了,就不會變得和貝貝一樣。他很認真地答應了。聽完故事的那天晚上之後,他真的再也沒有吃手了。
該吃手時就吃手
美寶媽 寶寶8個月
我家寶寶從4個多月就開始吃手,偷偷觀察過,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吃得可開心了。我覺得偶爾吃一下沒什麼關係,這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吧。所以,每次也不阻止他,如果覺得太頻繁的話,就會抱抱他、用玩具逗他,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就好。朋友的孩子1歲時被父母強行制止吃手,結果三四歲的時候他變得喜歡咬人,據說,就是當時不讓吃手造成的後果。
別讓寶寶閑著
梁晶 寶寶2歲半
我覺得寶寶吃手只要不太嚴重,家長就不要過分焦慮,更不要總是大呼小叫地去制止,否則,寶寶一旦發現只要吃吃手指就能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更容易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關注。家長一定要設法豐富寶寶的生活,比如,我會有意識多給寶寶買一些趣味、需要動手的玩具,比如串珠、拼圖、剪貼,這樣他根本沒有時間來吃手啦。另外。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帶他下樓進行戶外活動,多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每天他的心情都很好,吃手指的習慣慢慢在減少。現在已經很久沒見他吃手了。
寶寶想吃手,媽媽甭焦慮一見寶寶吃手,不少父母會焦慮,其實大可不必。吃手是非常自然的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對穩定寶寶情緒和刺激良性心理發育,都有重要作用。父母要降低對寶寶吃手的焦慮。你急也沒用,只會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寶寶,越急寶寶越改不掉哦。要尊重客觀規律,尊重寶寶的內心感受和需求。首先,自己要淡定,寶寶吃手了,那就吃吧,誰沒吃過手呢?其次,不要吝嗇表揚,寶寶每進步一點,都要大力表揚。最後,要有耐心,寶寶會反復,要理解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