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反應也叫變態反應, 說得通俗點就是人體內進入了一些不合適的東西, 身體想要將其排除, 接著引發了免疫系統的一系列反應, 分泌各種發炎介質、自由基和酶來殲滅“入侵者”, 從而引起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和黏液分泌等過敏症狀。 如果身體素質夠強大, 一般會速戰速決, 在接觸過敏原後半小時內發作到高峰, 將病因去除後症狀緩解。 也有一些慢性食物過敏原會潛伏較長時間, 身體可能在兩三天后才有不良反應, 所以經常被我們忽視。
為何過敏人群越來越多?臺灣地區過敏者近年來漲幅驚人:臺北市小學一年級氣喘兒的比例從1974年的1.3%增加到2002年的19%,
Advertisiment
常見的過敏原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1.吸入性過敏原:黴菌、皮屑、塵蟎、花粉、甲醛等。
2.接觸性過敏原:染料、化妝品、羊毛等。
3.注入性過敏原:蚊蟲叮咬和某些藥物。
Advertisiment
4.食物過敏原:一般來說, 除了水、葡萄糖和氯化鈉不會引起過敏, 任何食物都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過敏原通常帶有糖基蛋白, 牛奶、雞蛋比蔬菜更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常見的致敏食物有雞蛋、花生、牛奶、大豆、堅果、魚類、甲殼類食物和小麥。
如何同過敏鬥智鬥勇?1.保持室內清潔, 避免衛生死角, 不要等到灰塵積累再打掃;
2.家裝建材含有的甲醛、甲苯都是常見的過敏原, 所以裝修時儘量使用“環保建材”;
3.室內養植一些綠葉植物(龜背竹、文竹、吊蘭等), 開花植物慎養;
4.少用化妝品、香水;
5.調整心態, 注意休息, 適當運動。
過敏期間的飲食建議1.堅持一段時間低敏飲食, 避開前面提到的常見食物過敏原。 可以以下食物作為基礎飲食, 堅持食用2~4周。
Advertisiment
主食:大米、紅薯、糙米;
副食:菜葉類、豬肉;
加餐:除了芒果、鳳梨外常見的水果均可;
食用油:優質的食用油, 在保質期內且無污染。
2.逐步添加其他食物:添加其他食物後, 注意觀察身體的反應。 例如:先添加雞蛋, 如果兩天后沒有反應則可以排除雞蛋致敏, 接下來再添加其他食物。 這看上去很簡單, 但做起來非常考驗人的耐心, 往往需要幾個月的週期才能做完。 一旦堅持下來, 不僅有助於過敏康復, 還能幫助你找到那些難以檢驗出來的慢性食物過敏原。